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來源】: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辨明病脈證并治》。

【組】:黨參、白、木香、白茯苓、葛、麻黃、連翹、杏仁、赤小豆、桑白皮、甘草、紅棗、生姜。

【外洗方】:甘草、黃連、苦參。

【方解】:這個方子原本是用來治療熱黃疸偏表的病癥,主要有七分清利熱的作用,三分表散外寒。現在廣泛應用于風水水腫等癥狀。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的連軺是指連翹,但現在多用連翹代替;生梓白皮則多用桑白皮代替。這個方子中用麻黃湯去掉桂枝,加生姜(麻黃、杏仁、生姜),因為熱邪氣發于表,所以應該辛溫宣發,發表散邪,以解除郁之熱。同時,麻黃也是解表利水的藥,使用麻黃湯可以開提肺氣,通調水道,以利于排除水邪氣。連翹、生梓白皮、赤小豆的作用是清熱解毒,利散瘀,連翹也可以熱散邪,赤小豆則有清中活的作用,而生梓白皮可以瀉戊土熱,清甲木郁火,三者同時兼治水熱。生梓白皮還是一個很有趣的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用來喂豬可以讓豬胖三斤,研究飼料的讀者可以試試,但在方子中常常用桑白皮代替。其中,麻黃、杏仁、生姜與連翹、生梓白皮、赤小豆的配合,既可以發越氣分郁熱,又可以發散分郁熱,因此可以治療郁熱在里導致的發黃。另外,還使用大棗和甘草來保護脾胃,調和各種藥。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這個方子需要用潦水進行煎煮,明清時期著名藥學家李時珍說:天上降下來的雨水做潦水,也作無水。過去張仲景用潦水煎煮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來治療因風寒邪氣導致的瘀郁積和瘀熱,發黃的癥狀,是因為潦水的味道淡而不會助長氣發熱的特點。現在我們在使用這個方子的時候由于雨水比較難得,一般不做要求,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山泉水或者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