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靜中有大的養生功夫

站樁是練太極拳的必修功課,雖然看似簡單,卻有著重要的作用。有經驗的老人常說:“大不如小”,而小也不如微。站樁的作是一種微,準確來說是一種蠕。我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尾椎骨尖上,緩慢地以尾椎骨尖畫小圓圈的方式進行微,這樣可以帶的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到手指指尖微微發麻的覺,隨著,這種覺從手指傳向手臂,同時部和背部也會有相應的覺。如此輕微地晃著,覺自己就像站在溫泉里,像海藻一樣隨著緩慢的水流飄著。在晃晃悠悠的過程中,的四肢得到了滋養,全也像安靜的溪流一樣周流不息。

多年的站樁經驗使我會到,站樁是一種靜中有大的練習。看似靜靜地站著,只有輕微的晃,實際上全的奇都在微,這才是真正的作,也是最有效和最有效的作。站樁又是不靜而真靜,雖然不能完全沒有雜念,但可以到心生歡喜和神愉悅。普通人在練功方面也只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形與意都是必需的。形狀的練習是為了養,而意念的練習是為了養心。養心需要靜,養需要。古人說:“命雙修”,實際上就是現代的“心鍛煉”。站樁的目的就是強和收心,通過心鍛煉,自然而然地達到益壽延年的目標。

然而,在實際作中,站樁訓練是很辛苦的,至有兩個難關需要克服。第一個難關是筋骨關,酸痛、大汗淋漓、肩臂發抖等是常見的癥狀;第二個難關是心理關,心猿難伏,意馬難收,人心浮躁。初學者往往首先遇到的是筋骨關,因為很多人在還沒有達到心煩躁的時候就已經到無法堅持了。如何克服筋骨關呢?雖然這個關難度較高,但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方法正確,并有明師指導,堅持一下就能過去。筋骨關的第一步是肩頸放松:由于普通人的用力習慣是端著肩膀讓肩頸用力,所以首先要松肩頸。我剛開始練站樁時,最累的不是,而是肩膀和脖子。會發抖,但我可以堅持下去,因為的力量較大,而肩膀疲勞時酸痛難忍,讓我無法堅持。那麼如何松肩頸呢?方法就是放松,讓肩胛后背的發揮作用,支撐肩膀的重量。當肩胛的力量發揮出來,肩膀就能放松下來。在站樁中,這個步驟被稱為“落肩回胛”,即放松肩膀,使其向下,形所謂的“熊膀”。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鎖骨的位置來檢查松肩的效果。普通人鎖骨的位置大致相當于時鐘上10點10分的位置,鎖骨上聳則肩聳,肩聳則張。只有放松肩膀,鎖骨的位置由10點10分向9點15分轉變,這被稱為“平鎖”。平鎖的要領至關重要,沒有正確的平鎖,肩和部就無法放松。另外,回胛是指肩胛骨后背,后背肩胛沒有起伏,肩胛骨之間的距離拉開,使整個后背外展。普通人的肩胛骨向外支出,站樁時需要將肩胛骨收回,使整個后背為一個平面,這樣才能傳遞后背的力量,肩膀才能放松。

在前天閱讀薩蘇大人的文章時,我想到停車場里的狗熊。狗熊可以鉆進車里,園的野生只要有隙,就能逃跑。這讓我想明白了站樁的追求。站樁的第一步是求松,松到達野生松弛程度即可。貓的,你會發現它的非常松弛,但力量卻很大。站樁時要求松弛,同時還要求整協調。貓的作無論何時都是協調的運,一則全,甚至連懶腰、蹭都是如此。李仲軒老先生說:“練形意拳的是屬蛇的,渾上下就一塊”,指的就是通過訓練使作的變得統一協調,就好像上只有一塊一樣。站樁久了,功夫加深,的形態也會發生變化,逐漸將原本只在站樁時才擺出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勢變為日常生活中的常態。這些變化都是能看出來的,正如一句俗語所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導演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站樁的練習和不練習的人一看就能區分出來。

站樁的方法不僅僅關注筋骨方面,還需要配合神意方面的要領。然而,每個人的況都不同,神意方面的要領與個人的心理素質、脾氣和格有關。不同階段的站樁對神意的要求也不同,需要由明師據每個人的實際況進行指導。

總之,站樁是一種靜中有大的養生功夫。它看似簡單,卻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正確的方法和堅持不懈的訓練,我們能夠克服筋骨關和心理關,達到養養心的目的。站樁不僅能提高的健康,還能培養意志力和心的平靜。因此,站樁是一項值得推崇和堅持的養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