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西市東縣興農鎮發生的一起家庭聚餐中毒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擔憂。據央視新聞報道,這起事件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8人。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中毒的原因是由椰毒假單細胞菌污染產生的米酵菌酸引起的食中毒。米酵菌酸對肝、腎、心、腦等重要有極強的損害作用。

酵米面食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食中毒的簡稱。這種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導致嚴重食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的耐熱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高鍋蒸煮也無法破壞其毒。一旦食用后,就會引起中毒,并對肝、腎、心、腦等嚴重損害。在黑龍江省,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引起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主要是由于食品在炎熱的天氣條件下儲存不當而變質。主要引起中毒的食品包括發酵玉米面制品、變質銀耳以及其他變質淀類制品(如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等)。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可用于治療中毒,導致病死率高達40%-100%。

近年來,我國發生的許多中毒事件大多與某些地方特食品有關。北方地區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地區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湯圓以及用糯米泡制后做的吊漿粑、河等食品為主。這些食品的制作過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中毒。中毒的主要癥狀包括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能出現黃疸、肝腫大、嘔、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克和死亡。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可用,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這起事件讓我們意識到,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食竟然存在著如此大的風險。那麼,還有哪些食應該遠離呢?如何預防食中毒呢?以下是一些應當警惕的食,千萬別吃!

1. 久泡的木耳:木耳在久泡后會因變質而產生生毒素,或者滋生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嚴重時可能導致中毒,其癥狀類似于誤食毒蘑菇中毒,常引起急肝、腎功能衰竭。最好用熱開水泡發木耳,熱水可以短發泡時間,減細菌污染的機會。

2. 發芽的土豆:發芽或者表皮變青的土豆含有龍葵堿,食用后對胃腸有較強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3. 腐爛的生姜:腐爛的生姜會產生黃樟素,它是一種致癌質,可以發肝癌和食道癌。

4. 加熱后出現絮狀的牛:牛中出現絮狀的原因之一是牛中殘留的微生,導致牛的酸度發生變化,進一步破壞了牛的穩定。因此,加熱后出現絮狀的牛不建議飲用。

5. 表面發黏的豆腐:豆腐和類一樣,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容易在通風不良和溫度較高的況下滋生細菌,變得黏黏的。居家環境中存在許多有害雜菌,有些會產生毒素附著在豆腐表面,即使用熱水沖洗也不能完全洗掉。因此,發黏的豆腐不建議食用。

6. 變深、表面發黏、彈變差、有異味的類:新鮮的類表面有澤,均勻;外表微干或潤,切面稍,用手有油質,但不發黏;質地且富有彈,用手指按凹陷后會立即復原;聞起來只有正常的味,無異味;煮明,湯表面聚集大量油滴。如果類不滿足這些條件,說明已經變質,不宜食用。

7. 烤焦的魚、: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在加熱超過200℃后會產生致癌質,如雜環胺。雜環胺化合有較強的致癌和致基因突變作用。變焦的魚、類食品不僅含有大量的雜環胺,還可能含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質,因此不宜食用。

8. 發霉發苦的瓜子、花生等:當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出現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表面長有黃綠霉菌,或者出現破損、皺、變時,應該丟棄,其中可能已經生長了黃曲霉素等致癌質。

9. “胖聽”“聽”的罐頭:當水果罐頭被微生污染,失去食用價值時,常常會產生“胖聽”現象,即罐頭的底部和蓋子中心部分凸起。而封失靈的“聽”罐頭,在運輸過程中會進空氣,很容易酸敗變質。

10. 一定要將四季豆煮、煮:如果四季豆沒有煮,其中的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而且四季豆中含有凝素,有凝作用。此外,四季豆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能刺激人的腸胃,導致食中毒和胃腸炎癥狀。

對于存放時間較長的食,特別是容易變質和發霉的食,吃了可能會危及生命,我們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遠離這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