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賬號,每天我都會分一些營養知識,帶領大家認識各種不同的藥材。今天我想跟大家深了解一下黃芪。據《本草綱目》的記載,黃芪又被稱為戴糝、戴椹、百本、王孫,它的主要功效包括補氣升、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主要用于治療肺氣虛證、中氣下陷、氣虛自汗、氣虛弱、中風半不遂等癥狀。一般每次煎服量為10-15克,最大劑量可達30-60克,適宜炙用以補氣補中。現代研究發現,黃芪有促進機代謝、抗疲勞、利尿、調節糖、調節機免疫功能、抗菌、延長壽命、降、降脂的作用。因此,它常被用于治療半不遂、慢咳嗽和哮等疾病。

黃芪是一種豆科植,多年生草本,高度可達50-100厘米。它的主厚,木質,常常分枝,呈灰白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表面覆蓋著白。它的葉子是羽狀復葉,一片葉子上有13-27個小葉子,每片小葉子的長度為5-10厘米。黃芪的花序稍,每個花序上有10-20朵花;花梗與葉子的長度相近或稍長,到果實時會明顯長。黃芪的果實是半橢圓形的莢果,薄質地稍膨脹,果頸超出萼外,含3-8顆種子。黃芪的花期在6-8月,果期在7-9月。

除了藥用外,黃芪還可以用于食療。比如黃芪羊湯,它的主要材料是羊,口味偏咸鮮。黃芪羊湯的特點是綿爛,濃香爽口,非常味。制作方法如下:首先據羊的數量適量增減黃芪的用量;然后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后轉小火慢燉,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所需食材包括羊(瘦適中)、黃芪、枸杞子和干棗,還需要一些姜和適量的食鹽。做法是將羊方塊,沖洗干凈后放煮鍋中,加適量的冷水。接著加適量的料酒,煮開后用小火煮約5分鐘,然后撈出用溫水洗凈,準備好黃芪并將其剪小塊。在砂鍋中加適量的冷水,煮至水開后放和黃芪。然后加姜片,撇去浮沫,蓋上蓋子,用小火煮約2小時。最后打開蓋子放紅棗,再煮約25分鐘,最后加枸杞和食鹽,攪勻后靜置片刻即可食用。需要注意的是,這道湯屬于藥膳,食用時應據個人質,最好先咨詢中醫是否適合服用。由于羊溫,冬季經常食用羊不僅可以增加人熱量,還有助于抵寒冷,因此非常適合在這個季節用。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不要忘記點贊、收藏并轉發給你邊的朋友。謝大家的支持!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