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

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們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的不適,比如悶、氣短、食不振、神疲乏力等癥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氣虛的表現,因此我們需要注意益氣補氣,調理氣虛癥狀。夏天被稱為“無病三分虛”,這意味著質虛弱的人在這個季節癥狀會更加明顯。所以,使用中藥黃芪進行食療保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黃芪被譽為補氣的良藥,其補中氣的功效相對溫和,但效果卻不遜于人參,甚至比人參的固表作用更為強大,因此為最常用的補氣藥之一。在我國,黃芪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黃芪又被稱為黃耆,李時珍解釋其名字的意思是:“耆,長也。黃耆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王孫者,貴族也,黃耆位尊,故以得名。”黃芪有補氣升、固表止汗的功效。其味道甘,能夠溫補脾肺氣分,補中氣力強,同時也能夠促進水的運化,因此有利水消腫的作用。此外,黃芪還能夠行滯通痹、生津養,對于氣虛不攝之便、崩,氣虛滯痹痛麻木或半不遂等癥狀有一定的療效。黃芪還有排膿斂瘡、生的作用,對于虛所致的瘡瘍陷、膿不潰或久潰不斂等況能夠起到補氣生而托瘡生的作用。人們通常會將黃芪用于食療,最常見的方法是泡水和燉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食用方法,比如干嚼黃芪、泡茶、煮粥和烹飪等。干嚼黃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吃瓜子一樣,非常香甜可口。泡茶的方法是將黃芪片用沸騰的開水沖泡,泡10~20分鐘后飲用。煮粥的方法是將黃芪和黨參一起煎水取后,再放大棗和梗米一起熬粥,味道可口,適合士食用。如果平時喜歡吃燒或燒鴨等烹飪方法,可以加適量的黃芪,不僅能夠增加味道的特殊,還可以起到滋補作用。服用黃芪時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藥材,比如枸杞、當歸、金銀花和丹參等。黃芪雖然有很多好,但畢竟是一種中藥,所以在服用時需要注意忌,特別是在患病時應該及時就醫,按醫囑用藥。黃芪屬于溫補品,所以對于一些有發燒、咯、熱毒、氣滯和便的癥狀的人來說,應該避免使用。同時,出或缺中風急期、腦水腫、熱和食積腹脹的人也應該避免使用黃芪。妊娠晚期的孕婦要慎用黃芪,以免對胎兒造不良影響。此外,盡管黃芪是一種很好的中藥,但也不能過量食用,否則會破壞的平衡,出現頭暈、心煩躁等癥狀。建議每天的用量控制在8-20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