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古時的南岳衡山腳下,有一位小姑娘。七歲那年,不幸失去了父母,孤一人。為了生存,只能被迫賣給一個財主當婢。由于長期營養不良,變得黃瘦,財主便“黃”。財主對非常刁難和待,黃只能無奈地逃進深山老林,靠吃野草、樹和果子為生。一天,在山谷中發現了一株野草,葉子像竹葉一樣對生,開著青白的可花朵。黃把這株野草拔起來,發現這種野草的部又大又像生姜,難忍,便一口氣啃了下去。發現這種野草的部既香又甜,而且能夠充。從那以后,黃就專門靠這種野草為食維持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神爽利,不僅格健壯了,也變得紅潤,不再是那個又黃又瘦的“黃”了。

此時,山外正值荒年,很多逃荒的人。黃姑娘心地善良,如果遇到的人經過,會挖些野草給他們充,解救了許多人。為了,人們將這種藥草命名為“黃”。

是一種中藥,屬于百合科植滇黃、黃或多花黃的干燥據形狀的不同,習稱為“大黃”、“頭黃”和“姜形黃”。主要產地在貴州、湖南、湖北、四川和安徽。黃味甘、平,歸脾、肺、腎經。它有補氣養、健脾、潤肺、益腎的功效。現代研究證實,黃能夠提高學習記憶能力,改善腦功能以延緩衰老,預防管粥樣化和肝脂肪浸潤。此外,黃有降糖、降低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的作用;它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對傷寒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其他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食療本草》中記載:“餌黃,能老不”;“服三百日后,盡見鬼神。餌必升天。”黃可以補脾氣,養脾。主要用于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倦乏力、食不振、脈象虛,或者胃不足、口干食等癥狀。《千金要方》中記載,單用黃熬膏服用,可以補益腎,延緩衰老,改善肝腎虧虛、不足,治療頭暈、腰膝酸、須發早白等早衰癥狀。黃還可以養肺、益肺氣,用于治療肺腎虛引起的勞嗽、久咳等癥狀。黃配伍生地黃、麥冬、天花有養生津作用的藥材,可以治療熱消。在現代中醫中,黃也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糖尿病。

據說,唐代詩人杜甫在貧困潦倒的時候,曾經到山上挖黃來充度日,所以他留下了很多關于黃的詩句。古人認為長期食用黃可以“見鬼神”、“必升天”。然而,黃質黏膩,容易助雍氣,所以脾虛阻、痰壅滯、氣滯腹滿的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