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是一種落葉喬木植,主要分為關黃柏和川黃柏兩種。關黃柏產于遼寧、吉林、河北等地,而川黃柏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北、云南等省份。在明清時期,人們選擇10年以上的黃柏樹,剝取部分樹皮,曬干平,再進行潤切片或切,用于生用、鹽炒、酒炒、炒炭等用途。
黃柏有苦味,寒。歸屬于腎、膀胱、大腸經。它有清熱燥、瀉火解毒的功效。在腎經方面,黃柏對于瀉腎火、清下焦熱有較好的療效。它可以用于治療熱瀉痢、黃疸、白帶、足膝腫痛、熱淋以及疹等癥狀。在治療痢疾方面,黃柏常常與黃連、白頭翁等藥一同使用。在治療黃疸方面,它常常與梔子、甘草等藥配伍使用。在治療帶下黃稠腥臭方面,可以與白果、車前子等藥一同使用。在治療足膝腫痛方面,常常與蒼、牛膝等藥一同使用。在治療膀胱熱、小便淋熱痛方面,常常與木通、淡竹葉等藥一同使用。此外,黃柏還可以外用于治療瘡、疹等癥狀。
黃柏還有瀉火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熱毒瘡瘍、毒潰爛、口瘡、燙傷等癥狀。它既可以服,也可以外用。在服方面,常常與黃連、梔子、赤芍、丹皮等藥一同使用。在外用方面,可以與大黃、苦參、石等藥一同研末撒敷或煎水外洗。
此外,黃柏還可以用于清虛熱、退骨蒸等癥狀的治療。對于虛發熱、骨蒸盜汗、等癥狀,常常與知母、地、山萸、板等滋藥一同使用。在治療虛火妄、腎易泄等癥狀方面,常常與砂仁、甘草等藥一同使用。
黃柏的用量一般為3~10克,可以煎服。對于清熱燥解毒的作用,多為生用。如果要瀉腎火、清下焦熱、退骨蒸,多采用鹽水炒制;酒炒則可以制約其寒,同時清上焦熱;炒炭則可以用于治療便和痔瘺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合非熱實火的人使用,中虛便溏的人慎用。
黃柏與黃芩、黃連是苦寒瀉火燥的重要藥,它們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在治療熱毒赤痢方面,可以與黃連、黃柏一同使用;在治療挾熱下痢方面,可以與黃芩、黃連一同使用;在治療表里三焦熱盛和火熱盛方面,可以同時使用黃芩、黃連、黃柏,相互佐使,以增強清熱燥的作用。然而,在它們的共之中,又各自有專長。黃芩擅長瀉肺火,同時有安胎的效果,適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以及胎不安等癥狀;黃連善于瀉心、胃之火,并且有止嘔的效果,適用于心煩不眠、滿嘔逆等癥狀;黃柏主要瀉腎火,清虛熱,尤其擅長除下焦熱,適用于虛火旺的骨蒸盜汗以及熱下注的癥狀。因此,有人說“黃芩治上焦,黃連治中焦,黃柏治下焦”,這在臨床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據《神農本草經》等參考資料,黃柏的藥效主要來自于其含有的小檗堿等分。黃柏有與黃連相似的抗菌譜和抗菌效力,但相對于黃芩而言較弱。它對小板有保護作用,可以防止其破碎。外用黃柏可以促進皮下滲的吸收,還有利尿、降、解熱的作用,但不及黃連。此外,黃柏酯還有降低糖的作用。
總之,黃柏是一種有清熱燥功效的重要藥材,對于治療熱瀉痢、黃疸、白帶、足膝腫痛、熱淋以及疹等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它還可以用于瀉火解毒、清虛熱、退骨蒸等癥狀的治療。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合非熱實火的人使用,中虛便溏的人慎用。在臨床上,黃柏常常與黃芩、黃連等藥配伍使用,以加強療效。黃柏有抗菌作用,并對小板有保護作用,可以促進皮下滲的吸收,還有利尿、降、解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