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最早出自《傷寒論》。它由麻黃、杏仁、石膏和炙甘草四味藥組,原本用于治療太病,即發汗未愈,風寒里化熱,出現汗出而的癥狀。盡管這個方劑由四種藥組,但是它們的配伍非常嚴謹,方劑確,可用于治療風寒化熱,或者風熱所傷,同時肺中有熱盛,熱,急,口,脈搏快的況。無論是否有汗出,麻杏石甘湯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然而,據過去的研究,人們普遍認為此方劑適用范圍較窄,通常用于新發的咳嗽和氣等癥狀。李錫教授認為這種觀點過于狹隘,實際臨床上經常會遇到一些因為外失治或者誤治而導致久咳不愈的患者。即使經過抗生素治療,效果也不明顯。然而,采用麻杏石甘湯化裁常常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方劑中,麻黃是主要藥,其辛溫能宣肺定并泄熱,適用于“火郁發之”況。石膏是佐料,有苦寒瀉火的作用,使宣肺功能不增加熱量,清潔肺臟,杏仁是輔助藥,能夠降低肺氣,清潔肺臟,平。炙甘草則起到益氣和中的作用。這些藥的聯合使用可以發揮清瀉肺熱、止咳平的功效。臨床觀察發現,麻黃和石膏的用量對療效起到關鍵作用。麻黃雖然有辛溫,但是在重用石膏后,石膏的辛涼能制約麻黃的辛溫,使得該方劑轉變為辛涼清熱的藥,從而大大提高了療效,咳嗽和氣等癥狀能夠更快得到緩解。在臨床運用中,兩者的劑量比例通常為1∶5~1∶10,石膏的用量可達60~90g。然而,由于石膏有寒涼,容易傷及中焦脾胃,對于脾胃虛寒的患者,應限制其用量,或者與健運脾胃藥一同使用。如果風寒或風熱表證未除,可以酌加荊芥、牛蒡子、金銀花等解表藥;如果津損,汗較,可以加知母、蘆、天花等滋潤藥;如果咳嗽痰多,可以加魚腥草、浙貝母、桔梗、瓜蔞、連翹、黃芩等化痰藥;如果遇到明顯升高的患者,應慎用麻黃。
臨床上,只要是由肺熱引起的咳嗽和咳痰,尤其是冒后久咳不愈的況,都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湯進行治療,不必局限于“熱,汗出而”的癥狀。下面是一個案例分析:劉某,男,43歲,農民,于2004年8月30日初診。患者咳嗽和咳痰已經反復1個月。一個月前,患者冒,當時出現發熱、咽痛、輕微咳嗽和量痰的癥狀。患者自行服用冒藥,癥狀沒有緩解,反而出現了更嚴重的發熱和咳嗽,痰變濃稠且有腥味。經過醫院檢查,肺部CT顯示左下肺支氣管擴張。之前患者反復靜滴多種抗生素,雖然在用藥期間癥狀有所緩解,但是并未完全痊愈。現在的癥狀包括低熱、咳嗽、咳痰,痰黏稠難咯,黃,咳嗽劇烈時左側部疼痛,食減退,口干,大便結。檢發現,患者溫38.8℃,神智清醒,面紅,呼吸微弱,神較差。雙肺呼吸音稍,左中下肺可聽到大量啰音,心率94次/分,心律齊,無病理雜音,雙下肢無水腫。舌苔暗紅,苔黃膩,脈搏弦。中醫診斷為咳嗽(痰熱郁肺),西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治療原則為清熱肅肺,化痰止咳,方劑為麻杏石甘湯合溫膽湯加減。經過4劑治療,每日1劑,服藥后咳嗽反而加重,痰量增加,患者和家屬對此表示擔憂。經過多方解釋后,患者同意繼續服藥。在服完第3劑后,痰量明顯減,但仍到惡心,沒有食,低熱,大便5天未排出,舌脈與之前相同。方劑調整為加大黃6g,將桔梗減至10g,經過5劑治療,每日1劑。第三次診斷時,大便已經通暢,咳嗽和咳痰明顯減,沒有發熱,食不振,腹脹,舌苔暗紅,膩苔漸漸消退,熱勢已經消退,但痰仍然重。方劑調整為去除麻黃和石膏,加山楂10g和萊菔子10g,經過4劑治療,每日1劑。第四次診斷時,偶有咳嗽,痰,腹脹納呆,口,舌暗苔,脈弦。痰熱已經消退,氣兩傷。治療原則為益氣養,清養補肺。方劑為黨參20g,黃芪20g,麥冬12g,五味子10g,杏仁10g,地骨皮10g,天花12g,玉竹15g,甘草6g,丹參15g,牡丹皮15g,神曲10g,經過5劑治療,每日1劑。這個案例最初是因為外風熱引起的,久而不愈,導致部化熱,產生痰熱郁肺的況,首先使用了麻杏石甘湯合溫膽湯清熱肅肺,化痰止咳。方劑中的桔梗可以打開肺氣,祛痰,排膿,引藥上行,強化祛痰排痰的作用。然而,由于桔梗中的皂苷有反興嘔吐中樞的作用,所以服藥后可能會出現咳痰增多和惡心吐的癥狀。在第三次診斷后,痰熱已經清除,舌苔暗,脈弦,屬于肺氣和兩傷的況,方劑調整為以生脈散為主要方劑,同時清養補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