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新冠病毒還是甲流染,許多人在發病時都會出現咽痛的癥狀,如聲音嘶啞、刀片,甚至在康復后仍然到咽部異和持續的干咳。無論是咳嗽、息還是咽部不適,都與肺氣上逆切相關,而肺氣上逆又到胃氣上逆的影響。中醫認為肺隨胃降,這意味著只有胃氣下降,肺氣才能下降,這也符合“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理論。因此,治療咽不適、干咳、憋等疾病通常需要調節肺和胃的功能。冒后往往會損傷肺,導致氣兩虛,肺胃氣機上逆,所以治療這些疾病既需要滋潤肺,又需要降低肺胃的氣機。其中一個經典的方劑就是麥門冬湯。《金匱要略》中提到:“火逆上氣,咽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這里的“火”可以是實火,也可以是虛火,但無論哪種況,都會灼傷咽,耗傷津。咽缺乏充足的津滋潤,就會出現咽痛、咽、聲音嘶啞、咽部異等癥狀。而氣機上逆,不能順利下行,也會表現為咳嗽、息、惡心、嘔吐、呃逆等癥狀。由于津不足,咳嗽通常以干咳為主要表現。麥門冬湯的主要作用是止逆下氣,將上逆的火和氣機降下來,一旦氣機通暢,這些癥狀就能夠緩解。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麥門冬湯的藥。包括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麥門冬湯中最重要的兩味藥是麥冬和半夏,但是麥冬和半夏的比例是7:1,可見兩者的作用分工是有很大差異的。麥冬是君藥,其味甘寒清潤,可以滋潤肺胃之并清除虛火。因此,麥冬直接解決了咽部的不適問題。既然要解決問題,就需要大量使用麥冬,以迅速解決咽問題。半夏有三個重要的作用:一是對咽部有治療作用,可治療咽痛、聲音嘶啞;二是降逆,可以降低肺胃的氣機;三是燥化痰。《千金方衍義》中提到:“火逆上氣,都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阻塞津流通的路徑。因此,我們需要大量使用半夏,同時使用大棗來通暢津和清除飲食。為了保護胃氣,促進氣的恢復,我們加了人參、大棗、甘草和粳米,以補益氣,培土生金,恢復肺和胃的功能。了解了麥門冬湯治療疾病的機理后,我們可以將其用于許多疾病的治療。首先,我們需要辨證論治。一種況是肺有虛火證,表現為咳嗽、息、咽不適、聲音嘶啞或有異、干咳或咳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咽干口燥,五心煩熱。舌質紅,苔或無,脈細數。另一種況是胃氣上逆,胃不足證。表現為嘔吐食,呃逆不止,咽干口,大便干結。舌質紅,苔或無,脈細數。在這兩種況的基礎上,麥門冬湯可以適用于許多疾病,如慢支氣管炎、支氣管哮、支氣管擴張、慢炎、肺結核、鼻咽癌放治療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胃炎、食管癌放治療后、胃癌化學治療后等。這些疾病通常表現為咽不適的癥狀,并且其病理機制與肺胃氣機上逆有關,因此只要符合疾病的病理機制,都可以使用麥門冬湯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