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10月8日,中國舉辦了高日,這一天的主題是“18歲以上---要知曉你的”。雖然很多人對高有所了解,也知道它的危害,但是卻缺乏行。很多人認為高是老年人的病,與年輕人無關。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自己還年輕,高離他們還很遠,或者即使有高也沒有覺,認為一輩子都不需要吃藥。這些想法導致年輕人很進行測量,也常常不按時服藥治療,直到發生心腦管突發事件后才后悔不已。我多次強調過:高是沉默的疾病,但卻是無聲的殺手!在年輕人中,95%的猝死患者都有高。所謂的“勞死、累死”都與高有關,只是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年輕從沒重視過,從不進行測量,從不了解況。因此,我們應該從年輕開始至每年測量一次,了解自己的況,早期預防和治療,這就是高日的目的。

那麼問題來了,18歲以下的青年或兒是否應該了解自己的呢?據2010年的全國學生質調研數據顯示,我國漢族學齡兒患病率為14.5%,男生高于生(16.1%對12.9%)。7-17歲兒患病率從1993年的10.0%上升到2011年的12.9%,年均增加16%。繼發的比例高達52.0%-81.5%。因此,特別是胖的孩子們確實應該檢測。那麼,孩子們的測量和人一樣嗎?他們的高診斷和人一樣嗎?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不一樣。確實如此,那麼如何判斷孩子們是否有高?如何判斷青年高

針對中國3-17歲兒和青年,2010年首都兒研所確定了一種簡化公式法,用于初步判斷兒和青年的是否升高。據這個公式的結果與最終診斷兒的一致率接近95%。因此,這個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篩查可疑的高。除了數值外,兒診斷高測量的次數和人也有所不同。人需要非同日三次測量,而兒由于年紀小,心理尚不,往往存在張焦慮的況,所以建議多次測量,至每隔1-2周復測一次

對于青年,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測量時要選擇適合孩子的袖帶,如果袖帶過寬,會導致測量結果偏低,從而診高。其次,高的孩子中有45%是胖的,如果能明顯減輕重,就有可能得到改善。與胖相關的高常常與過量進食、飽食、缺乏運等不良習慣有關,改變這些習慣對改善非常重要。對于那些不是因為胖導致升高超過50%的孩子,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繼發的可能。比如腎炎、管炎癥、狹窄、分泌等等,這些孩子除了增高外,可能還存在心厚和微量白蛋白尿等高導致的損害,因此需要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不要延誤治療時機。一旦確診為繼發,需要進行針對的治療,對于一些兒是可以治的。

至于兒和青年是否需要藥治療高,對于胖相關的高,建議采取運、飲食控制和減重為主的生活方式治療。目前沒有專門針對兒的藥,且18歲以下高患者的藥臨床研究也很。對于那些已經出現靶損害的高孩子,可以考慮試驗地使用年人中副作用最小的藥進行治療,如果有效,就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服藥,并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基礎上逐漸減和停藥。

哪些孩子更容易患高呢?首先,父母都有高的青年,傳因素不能忽視。其次,胖、缺乏運、焦慮和張的孩子更容易患高。如果不是這些況導致的高,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繼發的可能,需要積極到醫院進行檢查!

總之,對于有高家族史、胖以及常常頭痛的18歲以下的青年,建議至每年檢測一次,了解自己的況,以便早期發現和管理高。請轉發給你的朋友們,同時也可以在后臺給我留言,我會盡快回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