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以來,各地高溫天氣連續打破記錄,炙熱的氣溫讓人到“熱死人了”的切之痛。雖然很多人將這句話當作玩笑,但高溫確實有可能導致人們熱死的況。最近,鄭州發生了一起中暑昏迷的案例,該男子因長時間暴在高溫環境中,導致核心溫度達到42.3攝氏度,嚴重損傷多個,最終確診為熱病。據報道,全國各地也發生了多起熱病病例,甚至有人因此喪生。那麼,熱病究竟是什麼?它和中暑有什麼區別?它真的會致命嗎?

病其實是重度中暑的一種表現,是由于機到高溫環境的熱損傷而引起的嚴重致命疾病。它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個階段,最嚴重的特征是核心溫度超過40.5攝氏度,并伴有神經系統異常等癥狀,如記憶喪失、昏迷、休克等。熱病分為經典型和勞力型兩種,前者是由于機產熱與散熱失衡引起的,比如關閉門窗、空調和風扇、蓋被子等不當的散熱方式;而勞力型則是由于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活引發的。據流行病學調查,經典型熱病的發病率為(17.6-26.5)/10萬,住院病死率為14%-65%;勞力型熱病的發病率為8.6%-18%。不過,熱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據時間和地域的不同可能存在差異,而且經典型熱病的病死率相對較高。

病主要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患者可能出現行為異常、幻覺等癥狀。嚴重況下,患者還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等后癥。在熱應激初期,患者的溫調節中樞會通過擴張周圍管和提升心臟排量來散熱,但是如果患者長期熱狀態或年齡影響,溫調節功能將逐漸下降,管收能力減弱,心臟排量減,導致腦流量不足,可能引發腦缺。此外,熱病還會嚴重影響的凝功能,表現為皮淤點、結、黑便、便等癥狀。熱病患者還可能出現腎功能損傷,導致無尿或尿況。據臨床數據顯示,25%~35%的經典型熱病患者和5%的勞力型熱病患者出現急尿型腎衰竭。橫紋溶解是熱病的嚴重并發癥,患者會出現酸疼、無力等癥狀,甚至可能導致急腎衰竭。

總的來說,熱病主要表現為神經損,可能伴隨其他的損傷,但不同患者的表現可能存在差異,不是所有熱病患者都會出現神經損的癥狀,有些癥狀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后才出現。此外,經典型和勞力型熱病的臨床癥狀也有所不同,勞力型熱病常伴有嚴重的橫紋溶解和腎損傷,發病較快。那麼,哪些人群容易患熱病呢?

據熱病的發病機制不同,易患人群也存在差異。對于經典型熱病患者來說,主要是由外部環境產生的熱源引起,通常不涉及劇烈力勞。這類患者多為年老弱、年或患有慢疾病的人群,患病過程相對較緩。老年人在高溫下,心臟輸量無法及時調節,導致循環障礙引發熱病;而年患者出汗反應能力較差,易患病。這類患者的早期癥狀不易察覺,病加重后逐漸出現意識模糊等癥狀,可能伴有心衰和腎衰等并發癥。而勞力型熱病多見于健康人群,如運員、消防員和建筑工人等。在高溫高的環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或勞力活一段時間后,他們通常會嚴重不適,如疲憊、頭暈、惡心。發病速度較快,但也有患者因缺乏先兆表現,在訓練或活過程中突然昏迷。因此,熱病的發病因除了高溫外,還與高、無風環境和個人素質等因素切相關。

為了預防熱病的發生,我們可以據環境、個素質和運量這三個要素采取相應的措施。當夏季溫度超過30攝氏度且度超過73%時,中暑風險相對增加。但有時由于或特殊崗位的原因,局部溫度可能超過這個范圍,也可能增加患病的可能。對于易患經典型熱病的人群來說,生活中需要切關注環境溫度,并及時調節室溫度。此外,適當飲水有助于預防水并降低熱病的發病風險。對于年人群,如果出現發熱、腹瀉等況,需要及時就醫,并避免讓兒單獨閉環境,特別是車。對于勞力型熱病的預防,需要進行熱力適應訓練,以提高個的耐熱能力,訓練的時長和次數應據個的生理耐程度,避免出現不適癥狀。從事室外工作的人群在高溫環境下應備好鹽水或電解質溶巾等品。在高溫狀態下,最好避免長時間工作,據個況適當調整工作時間。中暑發作之前通常會有先兆癥狀,如惡心、頭暈等。因此,當出現類似癥狀時,切勿掉以輕心,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并迅速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癥狀進一步加重導致昏迷。

總之,隨著夏季溫度的升高,熱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我們應該在生活中規避危險因素,以防止熱病的發生。如果室外溫度過高,最好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從源頭上預防熱病的發生。如果出現類似癥狀,需要及時遠離高溫區域,適當補充水分,休息一段時間以緩解癥狀。

參考資料:

[1]中國熱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來源:醫脈通,2019-04-18

[2]熱病合并橫紋溶解綜合征及前臂骨筋室綜合征1例,來源: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20-03-23

[3]熱病中樞神經系統MRI應用進展,來源:磁共振像,2022-06-15

[4]重癥中暑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來源:醫學界,2021-06-07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