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這句調侃季節犯困的話,其實揭示了夏天天熱與犯困的關系。一項研究發現,高溫天氣會提前讓大腦進“午睡模式”。據《生命時報》結合研究和專家觀點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高溫對犯困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飲食來提神。首都保健營養食學會副會長王旭峰表示,高溫天氣會使大腦進“午睡模式”。那麼高溫和犯困之間有什麼聯系呢?

一項發表于《當代生學》的研究發現,大腦的晝夜節律中心掌控著夏天容易犯困的。這項研究由國西北大學溫伯格藝與科學學院團隊完,他們通過觀察果蠅頭部的,發現這些神經細胞是大腦的晝夜節律中心,用于控制在炎熱條件下白天的“午睡”活。簡單來說,這些神經細胞對溫度變化非常敏,當溫度升高到一定水平時,這些細胞可能會影響“午睡”睡眠機制,通過發出信號來干擾晝夜節律,增加人的睡意。研究者指出,人類可能也有類似的神經構造,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高溫天氣下人們容易犯困。這些因素會導致高溫引起的哈欠連天、乏力、頭暈、食減退等癥狀,醫學上稱之為“夏季倦怠癥”。有些人甚至無論晚上睡多久,白天仍然無法抵擋困倦的覺。

除了神經生理因素,以下原因也會導致高溫天氣下的犯困:傳統中醫認為,夏天容易犯困與氣候特點有關。夏天熱,是容易傷津耗氣的季節。中醫認為,“暑”是夏天的主氣,是“邪”,暑熱蒸騰,人居其中,汗出不止,損傷人的津,而津是氣的載,氣必須依附于津才能流布于全。如果津流失過多,氣就會耗散,最終導致犯困、乏力、氣短、多汗等癥狀。因此,緩解夏天的犯困可以從清暑熱、補益正氣著手。

此外,氣候炎熱會導致人出汗增多,從而導致鉀、鐵等元素流失。如果缺乏鉀,機無法合糖原,大腦和的功能也會減。而缺鐵則會導致食降低和貧。研究發現,貧者的工作、學習效率以及抵抗力都比普通人弱。

此外,由于夏天白天時間長,晚上睡眠不足,容易使人到疲倦。同時,炎熱的天氣使得皮的耗氧量增加,很多人因為貪涼而長時間停留在空調房中,導致空氣不流通,從而引起大腦疲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趕走夏季的疲倦呢?白天大腦總是昏昏沉沉,我們可以從飲食和休息方式上進行調整。首先,我們應該攝足夠的主食,谷類和薯類是碳水化合的主要來源。年人每天應該攝200~300克的谷類,其中包含全谷和雜豆類50~150克;同時還應攝50~100克的薯類。其次,我們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果是鉀的主要來源。據《指南》,在1600~2400千卡的能量需要下,年人每天應攝300克的蔬菜和200~350克的水果。此外,豆類中的黃豆、小豆和綠豆等也含有富的鉀元素,夏季可以多喝綠豆湯,或吃綠豆芽、黃豆芽拌菜。紫菜中的鉀含量也較高,可以在煮蛋湯或豆腐湯時加許紫菜,既能提鮮,又能增加鉀的攝量。此外,我們還應該攝富含鐵的食。鐵可以分為來自類的紅素鐵和來自植的非紅素鐵,而非紅素鐵需要與維生素C搭配才能被吸收。對于素食者來說,除了食用富含鐵的木耳、蘑菇、大棗等食,還需要攝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對于非素食者來說,每天食用40~75克的瘦,每周食用2~3次約30克的肝臟或,就可以補充足夠的鐵元素。此外,我們還應該及時補水。多喝水不僅可以加快新陳代謝,還可以增加循環速度,加速表溫度的降低。飲用淡茶水還可以為提供一定的鉀、鎂等礦質。茶水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樞神經,對于驅除疲勞也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的休息技巧來緩解疲勞。例如,工作或學習45分鐘后,休息5分鐘;在工作勞累時,可以進行一些與工作無關的活,如整理辦公桌或者進行一些家務活;在上午休息更好,因為上午人的注意力更為集中,所以在上午10點到11點休息一會兒,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在休息時要專心,工作結束后,做一些與工作完全無關的活,讓心徹底放松。

總之,高溫天氣容易使人犯困,但我們可以通過飲食和休息方式的調整來提神。以上的建議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夏季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