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一名患者出現嚴重意識障礙被送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患者于昏迷狀態,溫高于42℃,被診斷為熱病。隨后,患者出現多臟功能衰竭,經過近7小時搶救無效,于17日凌晨不幸離世。熱病被稱為“重度中暑”,搶救不及時的死亡率高達70%至80%。然而,熱病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

據醫生介紹,該患者在戶外帶孩子活后,出現了頭暈乏力等中暑的先兆癥狀。然而,他沒有及時采取調節措施,而是繼續待在沒有開空調的悶熱、西曬的房間里,直到“不醒”才被家人發現送醫,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病是一種什麼病?常見癥狀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一、什麼是熱病?

要了解熱病,我們首先要從中暑開始。中暑是在高溫高環境下,由于機產熱和散熱失衡、溫調節功能障礙或喪失、汗腺功能衰竭、電解質紊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據癥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熱痙攣、熱衰竭、熱病)。而熱病是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被稱為“致死中暑”。據國外報道,熱病的病死率在20%至80%之間。

二、常見癥狀有哪些?

1.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多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作不協調,溫正常或稍有升高。

2. 輕癥中暑:面紅、皮灼熱,呼吸急促、悶加劇,脈搏細弱、下降,溫往往在38℃以上。

3. 熱痙攣:除了上述癥狀外,還出現不自主陣發痙攣或疼痛。

4. 熱衰竭:面蒼白、出冷汗、下降、暈厥等休克表現,溫高于38.5℃。

5. 熱病:癥狀特點是高熱、無汗、昏迷。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隨后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弱、下降,躁不安、神志模糊,逐漸昏迷并伴有四肢搐。

三、熱病的預防

1.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在高溫時段長時間工作。

2. 關注重點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兒、孕婦和患有慢疾病的人群,更需要加強防暑措施。

3. 及時補水,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水分平衡。

4. 重視監測,關注天氣預警,避免在高溫天氣下長時間戶外活

5. 了解個人危險因素,如超重或胖、缺乏鍛煉、缺乏足夠睡眠、已存在輕度疾病如腹瀉冒發熱、水等。

6. 學習相關知識,增強主防暑意識,了解中暑的癥狀和急救措施。

四、發現疑似熱病應該怎麼做

(一)“白金十分鐘”完評估開始降溫:

1. 通過意識、瞳孔、脈搏、脈率、表溫度等方面的迅速識別和判斷。

2. 立即離高溫高環境,,提供通風低溫環境,暴,如果有條件,將患者轉移到16-20℃的空調房間。

3. 進行降溫,可以利用各種降溫辦法,如冷水全噴灑、冷水浸泡、冰水巾包裹、冰水浴,甚至使用化學冰袋等。

(二)“黃金半小時”達到降溫目的,開始轉運:

1. 在30分鐘將核心溫度迅速降至39℃以下。

2. 在2小時將核心溫度降至38.5℃以下,降溫過程中要注意不要使溫過低。

(三)快速復蘇:

如果有條件,應立即建立靜脈通路,輸注如生理鹽水、林格溶等。

(四)氣道保護: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

(五)控制搐,防止舌咬傷。

(六)及時撥打120院急救。

高溫天氣仍在持續,專家提醒市民要注意休息。在高溫、高環境下工作或學習的人們,最好每30分鐘左右到涼通風休息5到10分鐘。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喝綠豆湯、涼茶等,這些都是推薦的防暑降溫飲品。戶外活要避開最炎熱的午后時段。專家建議,選擇一天中較涼爽的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活,并避免劇烈運、穿深,以防止溫過高。同時,要重視中暑的先兆癥狀,一旦出現頭暈、乏力、大汗、口等癥狀,要及時調整和糾正。夏季飲食要盡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煙喝酒等習慣,以免加重質。質的人更容易中暑。

來源:北京科技報社(容參考: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明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