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尿酸癥已為繼“三高”之后的第四高,越來越多的人被高尿酸所困擾,引發痛風等病癥。高尿酸的來源主要分為和外源,其中外源尿酸占比高達20%。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尿酸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據2018年我國慢病及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年居民高尿酸癥的患病率高達14.0%,男的患病率則達到24.5%,遠高于(患病率為3.6%)。而青年男(18~29歲)患病率更是高達32.3%!明顯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然而,高尿酸癥對人的影響遠不止于痛風,它可能導致全各個的風險和損害。來說,高尿酸癥與心管疾病、腎臟疾病、關節損害、糖尿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存在著切的關聯。

管疾病是高尿酸癥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高、高脂、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相互作用,導致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顯著增加。腎臟疾病方面,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高尿酸癥患者往往存在腎臟排泄不良的況,長期忽視可能引起尿酸鹽結晶沉積導致腎結石、腎功能不全等腎臟疾病。關節損害方面,尿酸鹽結晶在關節沉積可引發急痛風發作,導致關節腫脹、疼痛、活限等癥狀,長期痛風還可導致關節損害和畸形。糖尿病方面,高尿酸癥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等有關。消化系統疾病方面,高尿酸癥還可引發急慢胃炎、消化潰瘍、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其機制可能與高尿酸對消化道黏的刺激、炎反應和尿酸鹽結晶沉積有關。

除了上述的風險和損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也是導致高尿酸癥的重要因素。不僅僅是常見的類、海鮮、豆制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含有較高的嘌呤,還有一些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的食也是“嘌呤大戶”。比如臟,如豬肝、鵝肝、豬大腸、鴨肝等,它們都含有較高的嘌呤。部分海鮮水產,特別是貝殼類海鮮,如貽貝、扇貝、蚌、螃蟹、章魚等,嘌呤含量普遍偏高。火鍋底料雖然和類、海鮮、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相比嘌呤含量不高,但也不容小覷。發酵類食雖然嘌呤含量相對較低,但也屬于高嘌呤食,建議高尿酸癥患者和痛風患者吃或者不吃這類食

然而,對于高尿酸癥患者,尿酸高并不是無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手,采取一些方法來降低尿酸。首先,飲食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盡量避免高嘌呤食,如臟、海鮮、紅等。適當食用低嘌呤食,如新鮮蔬菜、水果、米飯、面食等。同時,要控制飲食中的總熱量,避免過度攝脂肪和糖分。其次,增加運量也是降低尿酸的有效方法,適當的運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降低尿酸值。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如散步、游泳、瑜伽等。然而,在運過程中要注意適度,避免過度疲勞和傷。另外,保持良好的水分攝也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水分攝有助于稀釋尿酸濃度,預防尿酸結晶的形。建議每天飲水量不于2升,并避免在睡前和空腹時大量飲水。最后,定期檢測尿酸值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定期檢測尿酸值,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尿酸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建議至每年進行一次尿酸檢測。

總之,高尿酸癥不僅僅是痛風的前兆,它對全各個都存在風險和損害。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增加運量,保持良好的水分攝以及定期檢測尿酸值,我們可以降低尿酸的風險,保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