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又稱為安樂草、醬瓣豆草,是一種生長在農村田地和城區空閑地上的野草,廣泛被人們采食。它不僅味道鮮,口粘稠,還是一道香味俱佳的名肴,同時也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馬齒莧科馬齒莧屬的五行草,其多分枝,呈圓柱形,暗紅;葉子扁平厚,青綠;黃的花瓣倒卵形;細小且澤的黑褐種子;白部,主直立,側平鋪。這種小草集結了綠、紅、黃、白、黑五種于一,令人驚嘆。

按照五行理論,五行對應五種:青代表木,赤代表火,黃代表土,白代表金,黑代表水。而馬齒莧恰好集齊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代表著木、火、土、金、水五行,能滋養五臟六腑,調節人的平衡。馬齒莧中究竟蘊含了多

五行草中的馬齒莧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青的葉子富含葉綠素和花青素,呈現厚多的青;黃的花瓣中的β-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高出70毫克;赤不僅含有β-胡蘿卜素和花青素,還含有馬齒莧紅素和甜菜紅,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植素;白部含有富的纖維素,可促進通便排毒;黑的果實表明富含花青素,其細胞的PH值偏堿。因此,馬齒莧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纖維、鈣、磷、鐵等多種營養分,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比新鮮西紅柿還要高,在所有野菜中可謂獨

除了食用價值,馬齒莧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首先,它有清熱解毒、散消腫的功效;其次,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被譽為"天然抗生素";此外,馬齒莧還可以降,防止心跳過快,保護心臟;它還能預防糖尿病,調節人糖分的平衡;最后,馬齒莧還可以預防小板凝聚和栓形

中醫認為馬齒莧心經可以清心火,肺經可以散肺熱。《黃帝經》中曾有云:“諸痛瘡,皆屬于心”,而肺主皮。這意味著各種癰腫、潰瘍、癬等皮問題與心火和肺熱有關。馬齒莧既能清心火,又能散肺熱,其排毒功效涉及分和皮,可謂外兼治。

在神農時代,藥和食并沒有嚴格的分界線,無毒的植可食用,有毒的則應避免。如今,隨著科普工作者的努力,“藥食同源”的概念深人心。大多數食即是藥,二者之間并無明顯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和“五味”理論應用于食中,認為每種食備這些特。可以說,中藥和食是同時起源的,飲食對于保持健康至關重要,多食用野草既環保又有益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介紹:我是“集錦”,一位喜歡“拈花惹草”的園林工程師,對各類樹木、花卉尤其是野草有著深的了解。我將定期在這里分有趣的植知識,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