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已進超老齡化社會,相較于地大城市,香港的人口預期壽命遠高于其他地區。面對人口預期壽命增長帶來的慢病防治需求,香港醫療和醫保系的“適老化”改革正在加速推進。港人在地就醫已可以參加社會醫保,境就醫也為香港老人的一種選擇。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香港人均預期壽命達85.5歲,已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榜首。2021年,香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進超老齡化社會。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事業協同發展高峰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介紹預計,到2035年左右,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將達到香港總人口的1/3。香港的公立醫療系由獨立的法律機構醫院管理局管轄,承擔著照顧社會中相對低收者以及有特別需求的群眾,如傷殘人士、老齡人士、慢病患者等。近日的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年人之中,有接近30%的人口患有高,糖尿病患病率也達到10%~11%。隨著以老齡人為主的公立醫院服務人數明顯增多,香港醫療資源投開始有所傾斜。香港的醫療支出基本為公營和私營各占一半,總醫療資源投占GDP的5%~6%左右。未來二十年,病床數還將增加9000張左右。為了應對老齡化,香港還開始推廣更適合老齡人群的私營商業保險。香港逐漸開始探索政府如何采購私家醫生的服務。隨著大灣區社會保障系合作機制的推進,港人境就醫、境養老的數量已明顯增多。港澳臺人員在地職工醫保中的參保人數過去5年增長了1.6倍,居民醫保的參保數量增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