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和長壽是人類千百年來不斷追求的目標。古代的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派徐福出海尋找不死之藥;而現代人則借助各種食品、保健品、藥甚至基因療法和手等來治療和預防疾病,以獲得更長久的壽命。然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了健康長壽的關鍵在于我們自

《論語》中有一句名言:“君子求諸己”,意思是遇到問題時,先從自找原因。同樣,健康長壽也需要我們學習這種思維方式。健康的來源于日常的飲食營養、運鍛煉、良好睡眠、緒調節以及良好的居住環境等五大要素。而在這五大要素中,飲食是最重要的一項。

為什麼飲食如此重要呢?因為我們可以一個月不鍛煉,一個月睡眠不好,一個月心不好,甚至在惡劣的環境中居住幾個月,都不會突然死亡。但如果我們不吃飯不喝水,十天半個月就必然會死亡。飲食營養是生命延續發展的基礎,正如俗話所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得慌。”人不吃飯可以生存大約7天,而不喝水則大約能生存3天。十天基本上就是生命的極限。雖然有一些零散的報道稱有些人可以突破10天的極限,但這只是數例外。事實證明,幾乎沒有人能夠長時間斷食而存活。

當我們開始斷食時,大約6小時后,中的糖分會大部分消耗完畢。接著,肝糖原和糖原開始釋放,維持糖大約能維持6到24小時。隨后,開始分解脂肪,將其轉化為葡萄糖,以供給大腦、心臟等重要所需的能量。大約斷食3天后,的非重要的蛋白質也會開始被分解。而當斷食達到7天時,人不僅面臨能量供應中斷的問題,還因長期不進食而導致礦質和維生素等營養質攝不足,最終導致免疫系統崩潰,人死于能量匱乏和水電解質失調。

飲食營養不僅是生命延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健康的基礎。據現代營養學研究,人組織的主要分除去水分后,90%是由蛋白質和脂肪構。可以說,人的主要分就是,不論是、韌帶、管、骨髓、大腦還是神經,本質上都是由蛋白質和脂肪構的,甚至骨骼也是由膠原蛋白構的。只有每天規律、合理的飲食,才能維持人細胞組織和的基礎營養和能量供應。聰明的大腦、堅韌的骨骼、強壯的、彈管,每天都需要各種營養素不斷滋養才能保持健康。

飲食營養與疾病息息相關。我們可以一輩子不吃藥,但是卻不能一天不吃飯。因此,飲食比藥更加重要,而藥治療也是建立在飲食營養的基礎上進行的。飲食營養攝過量或不足都會對細胞組織和人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產生各種急慢疾病。營養過量可能導致積食、便、口臭、急慢膽囊炎、急慢胰腺炎、高脂、胖、糖尿病、化、心腦管疾病、中風甚至猝死等。而營養不足可能導致厭食癥、消瘦、兒發育不良、早衰癥、免疫力低下、易患冒、肺炎、胃腸炎等。嚴重的營養不良甚至可能導致疳積,最終導致死亡。

科學的飲食方式是多吃吃主食。據多年的重管理和糖尿病管理經驗,老神總結出了控糖減的六字真言:多主食。的飲食營養方案包括:每天攝4-6兩(200~300g)的主食(食)、3~5兩(150~250g)的、一斤半以上的葉類蔬菜、一個蛋、一盒優質牛以及每天吃2次水果,每次約200g左右,最好選擇在兩餐之間吃。

總結來說,年輕時我們往往不會考慮衰老和死亡,健康時我們也不會思考疾病和病床。衰老是自然規律,我們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減緩衰老的速度。疾病源于日常生活,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只要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夠很難生病。因此,如果想要活到100歲,就需要科學飲食、合理運、保證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當然還需要選擇一個適宜的居住環境。

擴展閱讀:

1. 多菜,主食——老神控糖減六字真言;

2. 北方人喜歡面食,南方人喜歡米飯,到底哪個更容易產生糖反應?

3. 吃素不吃,會降低糖和脂嗎?張文宏教授帶你走出健康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