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飲食是抗癌的關鍵,如何科學搭配飲食?

《黃帝經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提到“大毒治病;卡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人,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段話闡明了在抗癌這場持久戰中,飲食抗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飲食抗癌在于恢復正常秩序、促進戰后創傷的愈合,如果做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否則,可能前功盡棄。

中醫強調正常飲食,適口為上。也就是說,只要是適口的食,一般都對人有益。而且,只有我們經常食用的食才是最有益于人的,例如小麥、大米、蘿卜、白菜等。價格和價值并不一定相符,常食山珍海味的人不一定長壽,而常食茶淡飯的人也不一定缺乏營養。據統計,長壽的老人幾乎都是食用茶淡飯的。因此,飲食應該不偏不倚,合合理,比例適當。

《黃帝經》中講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谷果菜是人所必需的。我認為,整天大魚大也不好,天天吃素也不值得提倡。關鍵在于飲食的合合理,不偏不倚,比例適宜。滿足我國居民一天飲食中副食的順口溜是:“一斤蔬菜一兩豆,一個蛋一點。”我們祖祖輩輩都以植為主,突然改變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過剩,使本應有益的食

忌口發需要分析。現在有些人在不生病的時候吃什麼都不講究,一旦生病,尤其是得了腫瘤等大病,就變得十分忌口。實際上,是否忌口還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西醫對忌口不太講究,而中醫則較為重視。例如發,在西醫中并沒有這個概念,但在中醫書籍中卻被提及。如果冷靜地進行歷史分析,會發現在抗生素發明之前,疾病,尤其是外科疾病,食用所謂的發如豬頭、鯉魚等,由于其營養富、產熱量高,往往會加重染。因此,人們對發有所顧忌。了解這些況,我們就能正確對待發了。當然,當出現高熱等導致消化能力下降的況時,清淡的飲食更容易消化吸收。

不同病癥需要有不同的食療方法。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食,問題并不大,差別也不大。但如果作為食療用,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進行。否則,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日常飲食的總要求可以參考上海中醫藥大學何裕民教授提出的“六字訣”,稍作改為:“”——包括糧、雜糧、纖維類食;“雜”——食譜宜雜、廣,不偏某一種食;“爛”——所有食均應煮爛、煮,以利消化;“鮮”——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總量應適度控制;“淡”——減鹽、辣椒、油和類的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