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有時候頭暈的病例被誤診為腦缺,導致治療無效。這種況并不罕見。在一個病例中,一個42歲的患者在十一個月前勞累后出現眩暈,第一次發作持續不緩解,并伴隨惡心、嘔吐和視旋轉的癥狀。經過核磁檢查未發現異常,被診斷為短暫腦缺發作。給予阿司匹林、他汀藥治療后,頭暈有所緩解,但隨后不久又出現了頭暈癥狀。輸治療能夠稍稍緩解頭暈癥狀。然而,在接下來的四個月里,患者的頭暈反復發作,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不等,從半小時到12個小時不等,有時一天發作兩到三次,有時一周發作一次。患者一直按照缺管病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甚至嘗試了降脂藥等調整治療方案,但都無法阻止頭暈的反復發作。

當患者來到我的門診時,通過詳細的問診,我發現患者在頭暈發作后有輕微的頭痛。在詢問患者是否有過頭痛的況時,患者說十年前曾經有過偏頭痛,但近幾年基本沒有再次發作。之前的醫生沒有詢問過頭痛的況,也沒有提及頭痛是否為偏側的搏頭痛,并伴隨敏、聲音敏等癥狀,以及耳鳴、頭脹、勞累、煩惱加重、肢、失眠多夢、腰膝酸面部紅等癥狀。據這些癥狀,我診斷為肝型頭暈,并開了鎮肝熄風湯進行治療。鎮肝熄風湯是一種治風劑,主要由牛膝、代赭石、生龍骨和生牡蠣等多種藥,可用于治療頭目眩暈、目脹耳鳴以及腦部熱痛等不適癥狀,有鎮肝熄風、滋的功效。患者的癥狀很快得到了緩解,隨訪半年頭暈沒有復發。

這個病例提醒我們,頭暈的臨床表現的細節非常重要,結合病史進行診斷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進行準確的診斷,才能進行準的治療。我是周輝醫生,如果你也有上述癥狀,可以回復“頭暈”,讓你走彎路,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