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和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腫瘤。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年約有180萬人死于肺癌,而我國肺癌死亡病例約占全球的40%。多年來,手治療、放治療和化療一直是肺癌治療的三大主要方法。雖然藥和技有所進步,但對生存率的改善仍然有限。然而,近年來,隨著各種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的問世以及各種治療模式的綜合應用,肺癌治療取得了突破進展,肺癌的總生存率大幅提升,很多肺癌從絕癥變了慢病。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癌細胞上的驅基因作為靶點,來抑制腫瘤生長和擴散的治療方法。驅基因是指存在于癌細胞上的一種特定類型的基因,其突變或異常活可以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存和擴散。相比傳統化療,靶向治療更為準,起效快,可以減對健康組織的傷害,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和腎功能損害。靶向藥的常見副作用主要表現為皮疹、腹瀉和肝功能損害等,但一般較輕微,通過對癥治療通常可以緩解和耐,一般無需停藥或減量。此外,靶向藥通常是口服的,給藥方便,無需住院。約有一半的晚期肺癌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腦轉移,傳統化療藥通常無法穿過腦屏障,而靶向藥可以在腦達到一定的藥濃度,對腦轉移有效。因此,靶向治療已為失去手機會的患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圍手期的患者。
隨著靶向治療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患者和家屬需要充分了解如何正確服用靶向藥。首先,服用靶向藥需要按時按量,即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點服藥;按量是指必須據醫生的指導服用相應的劑量,切忌隨意增減。然而,飯前或飯后服用靶向藥對療效沒有明顯影響,患者可以據自胃腸道反應況靈活選擇。靶向治療通常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對于晚期肺癌患者,只要靶向藥仍然有效且沒有嚴重不良反應,就需要長期服用,直至出現耐藥。對于后輔助靶向治療的患者,一般推薦服用1-2年,并可以考慮停藥。此外,在服用靶向藥期間,需要避免與某些藥和食一同服用。因為大多數靶向藥都是通過肝臟中的一種主要藥代謝酶(CYP3A4酶)進行代謝的,某些藥和食會影響CYP3A4酶的活,從而影響靶向藥的藥效。
需要強調的是,靶向治療并不適用于所有肺癌患者,通常只適用于特定的肺癌亞型和分子特征。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兩大類型,其中NSCLC占據肺癌的大多數,包括腺癌、鱗癌和大細胞癌等。隨著肺癌驅基因的不斷確定,肺癌的分型也從過去的病理組織學分類進一步細分為基于驅基因的分子亞型。其中,EGFR突變是亞洲NSCLC患者最常見的驅基因,中國EGFR突變患者約占50%,在非吸煙患者中EGFR突變比率更高。ALK突變的率較低,肺腺癌患者中ALK發病率為6.6%-9.6%,肺鱗癌患者中ALK發病率為3.7%。然而,ALK突變是公認的“鉆石突變”,其靶向藥的治療效果尤為顯著。多項研究表明,相比化療,靶向治療能夠改善和延長驅基因NSCLC患者的預后和生存。
然而,以上靶向治療的好是在明確驅基因、選擇合適的靶向藥后取得的。許多研究表明,不知道突變狀態、盲目嘗試靶向藥會延誤治療時機,無法獲得良好的療效,因此不可取。為了提供個化準治療,需要在選擇合適的靶向治療藥之前進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一種通過分析腫瘤組織、腹腔積或中的DNA來檢測驅基因突變和其他分子標志的方法。權威指南推薦首次接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接基因檢測,指南還推薦初治患者確定EGFR、ALK、ROS1、HER2、BRAF和KRAS等驅基因突變況,早期NSCLC患者演變為IV期也應進行基因檢測。手、經皮肺穿刺、氣管鏡活檢等獲得的腫瘤組織樣本是基因檢測的首選樣本,其結果可靠,是推薦的分子檢測金標準。但是,有些患者無法通過上述有創的手或作獲得腫瘤組織樣本,這時腔積或腹腔積中的細胞學樣本,以及檢查可以作為一種補充,但可能會出現假結果。基因檢測技和檢測基因的選擇非常多,需要聽取正規醫院臨床醫師的建議,科學、準地選擇檢測方案。ARMS和super ARMS適用于組織樣本,cobas和微滴式數字PCR適用于組織、細胞學樣本和樣本,FISH和IHC適用于ALK突變檢測,熒-PCR適用于ROS1檢測;而二代測序NGS適用于組織樣本,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基因,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進行靶向治療的患者,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最終會出現耐藥,這是目前臨床尚無法克服的難題。當一線靶向治療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后,應該再次獲得樣本進行基因檢測,明確耐藥基因突變的狀態,以指導后續治療方案的確定,這就是所謂的二次基因檢測。例如,在一代靶向藥EGFR-TKI出現耐藥后,二次基因檢測T790M突變的率約為60%,這部分患者使用三代EGFR-TKI靶向藥仍然可以獲得臨床緩解,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當然,通過二次基因檢測還可以發現其他一些罕見的耐藥突變,從而有機會選擇針對的靶向藥。靶向藥耐藥后的治療非常有挑戰,目前仍存在爭議,需要尋找突破口。對于靶向耐藥后出現緩慢進展或局部轉移的患者,繼續使用原靶向藥治療的同時結合局部治療(放治療或手切除),并同時使用抗管藥(如貝伐珠單抗等)已被廣泛接作為治療選擇。對于靶向耐藥后出現快速進展的患者,如果沒有靶點或沒有進行二次基因檢測,化療仍然是主要的治療手段。近期的研究發現,這部分患者在化療的同時聯用抗管藥和免疫治療,可以改善總生存率。
總之,肺癌靶向治療的本質是將治療焦點放在特定的分子異常上,以提高治療的準和有效,同時減對患者健康的不必要損害,極大地改善了某些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然而,未來如何克服靶向藥的耐藥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對于一些難以藥的靶點,如KRAS突變等,仍然需要找到有效、低毒的相應靶向藥,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