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是一種生長于我國中部及南部各省的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種子。在秋季,種子時,可以割下全株或剪下果穗,然后出種子,除去雜質,曬干。

青葙子的方用名為青葙子,味苦,微寒,歸肝經。其主要功效是味苦寒而善降,進肝經,專門瀉肝經實火,并有明目退翳的效果。因此,它是眼科常用的藥

首先,青葙子可以清肝明目,適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翳遮睛,視昏暗等癥狀。通常與決明子、蒙花、花、黃連、車前子等藥一起使用。

其次,青葙子還可以清泄肝火,適用于肝火盛,頭痛眩暈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青葙子煎服,或與決明子、花、生地、玄參等藥一起使用。

使用劑量為3~15克,煎服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青葙子有較強的清熱力,且有擴散瞳孔的作用,所以瞳孔散大及肝腎不足的目疾患者不宜使用。

據《神農本草經》和《本草正》的記載,青葙子可以治療邪氣、皮中熱、風瘙、殺蟲和口青等癥狀,也能清肝火熱,治療赤眼、退赤障、消翳腫,鎮肝明目耳。

青葙子的藥分主要是青葙子油脂,其中含有脂肪油,以及煙酸和硝酸鉀等分。在藥理學上,青葙子有降的作用,而其油脂則有擴瞳的作用。

綜上所述,青葙子作為一種草藥,有清肝明目、清泄肝火的功效,能夠治療多種與肝火相關的眼部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要控制劑量,避免對瞳孔產生不良影響。青葙子在中藥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