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和老年心梗死患者的年齡標準尚不盡一致。一般來說,將心梗死的青年定為男<40歲、<46歲。據資料顯示,40歲以下的心梗死者(即青年心梗死患者)占所有心梗死者的2%~6%。這些患者中80%~85%有嚴重冠狀脈粥樣化,7%~8%冠狀脈正常,還有極數可由非冠狀脈粥樣化所致。冠脈造影通常發現單支管病變,最常侵犯左前降支。盡管通常累及一支管,但是其前降支病變對左心室功能的影響較為明顯。研究表明,對于急梗死幸存的青年患者,77.3%可以存活16年。然而,34%~45%的青年心梗死患者組中可能出現復發,而其中半數以上在第二次心梗死后會死亡。青年心梗死患者中,大約50%會出現梗死后心絞痛,這些患者通常是多支管病變的冠心病患者。

研究顯示,對于青年心梗死患者,吸煙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多項研究提示,早發心梗死者比晚發者傳因素更強。此外,青年心梗死患者中有40%以上患病前無任何先兆癥狀,心梗死是其首發臨床表現,病進展迅速且危重,易診和誤診。青年心梗死后,常無殘存的心絞痛或其他臨床癥狀,分數及心功能常保持在良好的穩態之中,預后相對較好。

與青年心梗死相比,老年心梗死呈非典型發作者較多,年齡越大,這種傾向越明顯。老年心梗死的特點包括無痛型多見,約40%屬于無痛型。原因為老年心梗死常伴有嚴重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心源休克、嚴重心律失常、暈厥等,這些并發癥嚴重掩蓋了疼痛癥狀。老年人神經系統衰退,對疼痛敏降低,痛閾升高。另外,老年患者由于長期反復發生相對冠狀循環障礙,多出現散在、微小的梗死病灶,而急的大塊梗死較見。疼痛多不典型,表現為上腹部或劍突下疼痛、背部痛或咽痛等。并發腦循環障礙者多見,如老年急梗死同時并發腦管病,并有“心梗死后腦卒中”之稱。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傳導障礙等的可能較大。再梗死在老年急梗死中占有一定比例。心電圖改變不典型,老年人常有束支傳導阻滯,此時發生心梗死不易顯示典型心梗死圖形。

本書通過詳細的病例分析和臨床經驗,對青年和老年心梗死的危險因素、臨床特征以及診斷方法進行了全面的解析,希可以為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