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室里,16歲的小杰完治療后,他對醫生說:“我想和您單獨談談。”我示意他的母親先出去,然后他開始抱怨:“您能不能告訴我媽媽,不要總是把我當一個病人看待。自從我出院后,不讓我和同學出去玩,晚上還要收走我的手機,我說話稍微大聲一些就說我復發了。我在家里沒有任何自由,比之前什麼都不管的時候還要糟糕。”從小杰的話中可以聽出他非常委屈。之后,我找到了他的母親,了解了況。母親解釋說:“他之前告訴我們他心不好,不想去上學,但是我們沒有重視,以為只是一般的青春期緒波。后來他發展到了想要自殺,我們才開始重視并送他接治療。”“現在我們知道他得了抑郁癥,我們非常自責,也很后悔沒有早點幫助他,所以我們現在更加關注他。只要他緒一有波,我們就害怕他會復發,所以說得比較多。但是他對此比較反,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青年養育過程中的困境上述案例中的況,在很多養育青年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給家庭帶來許多矛盾和沖突。那麼,哪些行為是青年的正常行為,需要理解和接納?哪些是問題行為,需要干預和改變?在什麼況下需要對他們進行管理?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常見的兩個誤區:一方面,一些家長將青年的問題行為視為正常,將其輕視、最小化或者正常化。“問題行為”是指青年在發育過程中偏離正常行為軌跡,逐漸朝著極端方向發展的表現,長期忽視會對青年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造傷害。比如青年自殘、企圖自殺就是典型的問題行為。一些父母錯誤地認為這只是孩子意志力薄弱的表現,他們希孩子能自己改變,等到孩子了就會好起來。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將青年的正常行為視為病態,對其過度反應。青年時期是從兒發展到人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多端,青年的想法、緒、行為、人際關系以及對自認識的理解都于不穩定的狀態。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種不穩定是正常的特征,對孩子的變化過度反應、干涉過多,就會影響親子關系,并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順勢發展的機會。尋找“接納”和“改變”之間的平衡青年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可以幫助識別和管理問題行為。DBT結合了東方禪學的辯證思想,強調在“接納”和“改變”之間尋找平衡。DBT的作步驟如下:首先,需要認識到哪些行為是青年的正常行為,哪些行為是“越界”的;其次,要承認青年的正常行為,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然后,識別青年的問題行為,尋求幫助,并與孩子一起進行改變。第一步:識別青年的正常行為和問題行為青春期孩子的快速發育,大腦也在不斷發展,不同腦區的發育和程度有所差異。大部分腦區的發育已經接近年人水平,但負責沖控制和理決策的前額葉皮層發育尚未,導致青年容易因為緒波、社會認可、尋求刺激和追求自我等原因而做出沖行為。青年的正常行為包括那些在青年時期經常觀察到和報道的行為。例如,關注自我形象、與父母發生一般的人際沖突、談、緒變化快速、喜怒無常、獨立思考、追求刺激、喜歡在游戲中獲得滿足,偶爾嘗試吸煙、喝酒、染發等。這些行為不會導致自殘、住院、輟學或其他嚴重損害生活質量和威脅生命的后果。下面的表格列出了常見的青年的正常行為和問題行為。注:選自《DBT skills manual for adolescents》,略有修改。要區分青年的正常行為和問題行為,還需要考慮到行為發生的境。年齡是一個方面,不同年齡段的青年面臨的問題行為也不同,12歲和17歲的青年在朋友家過夜所面臨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此外,社會和家庭文化因素也要考慮在,比如對于保守的家庭來說,青年頻繁談、染發、在外過夜等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而在一些嚴格的家庭中,青年期有更多的私,花很多時間和同齡人玩可能是不被鼓勵的。如果父母確實難以判斷,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師、神科醫生等的幫助,一起分析和識別孩子行為背后的需求和功能。第二步:增加對青年正常行為的認可,合理引導青年的正常行為,父母應該充分認可,看到行為背后的想法、緒和需求;站在青年的角度,理解行為背后的合理,并表達對此的理解;遇到困難時,以平等的姿態和青年一起協商策略。例如,在假期期間,青年要求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父母擔心作業和安全問題。父母首先需要與孩子充分通,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旅行是孩子與朋友相和得到接納的重要方式,也可能是孩子最近學習力大,想要出去放松心等等。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決定,并與孩子協商完作業的時間,以及如何確保安全等。對于青年緒不穩定的況,父母應該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以各種方式表達緒。幫助孩子意識到緒是一個過程,安全地經歷緒。等緒平復、理智恢復之后,再幫助他們做出合理的決策。父母應該記住,不要在青年緒激的時候給他們講道理、爭吵、下命令或者展現權威。對于青年追求刺激、喜歡冒險、沉迷游戲等行為,父母不能一味地制,而是要學會合理引導,幫助孩子培養一些興趣好,并主提供一些有挑戰、充滿“冒險”和愉快的活,讓青年有安全的途徑來發泄沖和實現冒險行為。例如育競技、音樂比賽、戶外能挑戰、大自然探險、觀看一些冒險勵志的電影等。第三步:及時識別青年的問題行為,主尋求幫助如果父母發現青年存在問題行為,不要慌張,接納自己的擔憂,然后保持冷靜。問題行為的產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問題行為的改善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父母應該主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與孩子一起參與治療,認識到家庭關系、親子關系和家庭環境對青年問題行為的影響,并與治療師和孩子合作,積極進行調整。在問題行為改變的過程中,父母要充分看到孩子為此所做出的努力,看到他們的盡力,并給予充分的肯定。正向強化是一個值得推薦給父母的行為策略,即當行為朝著期的方向發展時,及時給予獎勵和強化,這樣會促使這種行為的增加。例如,青年答應在父母上班的時候收拾自己的房間。當父母下班回家時,他們發現孩子只扔掉了外賣盒子,整理了桌子,但其他生活用品還是一團糟。父母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你這麼長時間只做了這麼一點事,你整天都在干什麼?”然而,父母應該意識到,如果他們這麼說,會加劇與孩子之間的沖突,孩子晚上可能會一直生氣,這與他們最初希孩子學會整理房間的初衷是相悖的。這時,父母需要放慢腳步,保持冷靜,看到孩子已經做到的事,哪怕只是很小的進步,也要予以肯定,并對孩子未來的行為抱有期。青春期的年正于人生變革的時期,他們獨立自主,卻又膽怯和不安;他們理智,卻又經常被緒左右;他們被他人認可,卻經常否定自己。對于每個父母來說,與青年相需要智慧和勇氣,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納,讓青春之樹能夠茁壯長、傲然立。參考文獻:1.Alec L. Miller, Jill H. Rathus, Marsha M. Linehan,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with Suicidal Adolescents [M],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 London, 2007.2.Jill H. Rathus, Alec L. Miller, Marsha M. Linehan. DBT skills manual for adolescents [M],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 London, 2015.注: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