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淮西地區,有一位名楊典的中年人,他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每當他說話時,他的腹部就會發出回聲。隨著病的加重,回聲也變得越來越劇烈。無數次求醫問藥,但都沒有任何效果。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訴他:“你患的是應聲蟲病。只要你慢慢地讀出中藥書中的藥名,讓應聲蟲一遍遍地回讀,當它不再回聲的時候,那就是可以治愈你病的藥。”楊典聽后非常高興,他立刻翻開中藥書,恭敬地一個個地讀了起來。當他讀到“雷丸”這兩個字時,真的沒有回聲了。楊典非常高興,立刻去藥店買了雷丸,研磨后吞服。果然,在服用雷丸后,他的病癥得到了痊愈。

《本草求真》中記載:“雷丸味苦而咸,寒小毒,本竹余氣所結,得霹靂而生,故有雷丸之號。……蟲作人聲音,服之即能有效。”雷丸是一種中藥,是由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制的。它主要產于四川、云南和貴州地區。雷丸味道微苦,寒。它歸屬于胃、大腸經。雷丸有殺蟲和消積的功效。現代研究證實,雷丸中含有一種蛋白水解酶,也就是雷丸素。它可以分解并破壞绦蟲的蛋白質,使绦蟲頭部不再附著在腸壁上,從而被排出外。雷丸對豬蛔蟲、蚯蚓和水蛭也有殺滅作用。因此,雷丸可以廣泛應用于驅殺多種腸道寄生蟲,特別是對绦蟲的驅殺效果更佳。治療绦蟲病時,可以單獨使用雷丸研磨后吞服;治療鉤蟲病和蛔蟲病時,可以與檳榔、牽牛子、苦楝皮等藥一起使用;治療蟯蟲病時,可以與大黃、牽牛子等藥一起使用;治療腦囊蟲病時,可以與半夏、茯苓等藥配伍使用。雷丸進明胃經,有開滯消疳、殺蟲消積的功效。與使君子、鶴虱、榧子、檳榔等藥等量混合研磨末,加溫水中攪拌后給小兒飲用,可以治療小兒的疳積病。

《名醫別錄》中記載雷丸“有小毒”,并提到“久服令人萎”。后來的本草學家也多持相同觀點,但是很有關于雷丸中毒的記載。現代臨床應用雷丸的報道非常多,且沒有明顯的毒反應。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雷丸素在60攝氏度左右就會被破壞而失效,因此雷丸不適合用于煎劑,最好是制丸劑或散劑進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