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一直強調“藥食同源”,即在治療飲食積滯和消化不良時,常常會從日常飲食中尋找藥。比如,對于食積滯者,我們會首選山楂來幫助消食;對于飲食積滯并伴有氣滯腹脹的患者,我們會加萊菔子(即蘿卜子);而對于由進食米面薯芋等引起的飲食積滯,我們則會選擇麥芽、稻芽或谷芽進行治療。這些常用的中藥消食藥,包括一些對胃有益的中藥,都來源于我們日常的食

今天要介紹的中藥是另一種消食藥,它同樣源自我們的飲食,那就是金。金指的是家肫的干燥沙囊壁。在被宰殺后,取出肫并迅速剝下壁,洗凈,然后進行干燥理。金中含有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酶、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分。口服劑后,胃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都會提高,胃的運功能也會明顯增強,胃排空速度加快。此外,金還能增強膀胱括約的收能力,減尿量,并提高醒覺能力。

金在中醫中被用于治療泄痢、尿頻、除熱止煩等癥狀。《本草綱目》中稱其能治療止泄并尿、崩中帶下、腸風瀉等病癥。它被歸類于脾、胃、小腸、膀胱經,有健胃消食、、通淋化石的功效。金的消食化積作用較強,可以促進脾胃的運轉,因此廣泛應用于米面薯芋、等各種食積證的治療。對于病較輕的患者,單味金研末服用就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比如《千金要方》中就提到了使用金治療消化不良引起的反胃和嘔吐的方子。而對于食積較重的患者,常常會與山楂、麥芽等藥一起使用,以增強消食化積的功效。在治療小兒脾虛疳積時,金常常會與白、山藥、使君子等藥搭配使用。同時,金還可以固尿止。比如《吉林中草藥》中使用炒焦的金單味,溫酒送服可以治療;在治療尿時,常常與子、桑螵蛸、覆盆子等藥一起使用,比如肚胵散(《太平圣惠方》)。此外,金還有化解結石和通淋的功效。《醫林集要》中提到,金可以治療小便淋瀝且痛苦難忍的癥狀。現代醫學常常將其與金錢草、虎杖等藥一起使用,用于治療尿道結石、腎結石或膽結石等疾病。

除了金之外,我們當然不能忘記。《神農本草經》將列為上品,古人認為能辟邪,是一種“靈禽”。對于的吃法,古人有各種分類。《本草綱目》中提到了朝鮮的長尾、遼的食和角、南越的長鳴、南海的石、蜀中的鶤、楚中的傖、江南的矮等等。不同的有不同的特點和味道。而關于的食療方法更是多種多樣。《食療本草》中將分為丹雄、烏雄、烏雌、黃雄四種,每種都有不同的藥用價值。比如丹雄主治白虎癥,烏雄主治心痛,烏雌主治風寒痹和反胃等等。然而,書中也提到了“五”不宜食用,因為會導致神失常。《本草綱目》中還提到了烏骨,它被用于補虛、治療消、心腹痛、崩中帶下、虛損等病癥。對于烏骨,書中還指出,要選擇骨頭呈黑,因為這樣的和骨頭都更好。當然,蛋也是非常好的食有清氣、補的作用,可以治療伏熱、目赤、咽痛等疾病。只是古人認為蛋不宜和蔥、蒜同食,否則會導致氣短。

除了金和的其他部位也有藥用價值。比如卵殼中的白皮據說可以接斷舌,《仙傳外科》中提到;屎白可治療中風失音痰迷,《名醫別錄》中有記載。關于的中藥用途,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