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氣就散了,有的氣重其實就是虛了現在的人普遍虛啊,來看病的好幾個都是虛的,手腳怕冷,容易冒,一看舌頭白白的。

氣就像水氣,水暑邪,會傷,所以醫生吃寒涼的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些寒涼的東西進去脾胃里面,脾胃本來就是不喜歡寒的,只是你喜歡,久而久之脾胃就寒了起來,表現多見是腹部怕冷,吃涼就拉肚子。

寒+=寒,舌象:舌胖大,有齒痕,苔偏白膩、水。常伴有虛,多表現為怕冷、怕吹風、怕吃涼的東西;涼之后易腹脹、腹痛。

喜歡用桂枝,干姜就是這樣,這個桂枝就像太啊,你看那些小水坑,太出來之后把水曬干或蒸發掉了。

再或者你看早上的霧氣像不像氣,太出來之后,這些霧氣就煙消云散了。

桂枝不就可以溫通經脈、助化氣。還有附子這些中藥,相當是給升起一個太來化寒邪。

比較有代表的方子就是五苓散。組是澤瀉、桂枝、茯苓、白、豬苓;可以用桂枝,也可以用桂,這兩個藥都能起到溫補氣的作用,不同的是,桂枝偏走上焦,桂偏走下焦。

能健脾祛,其余三個是甘淡利。利的意思是讓氣從小便排出。

還有苓桂甘湯,主要是溫健脾,方中桂枝從脾胃走到、白從脾胃往上走以升發清,茯苓從脾胃往下走以降濁化,炙甘草則用來補益脾胃以穩固中州。

氣才是化解寒水飲最好方式!你可以把氣想象的“烘干機”,沒有氣的溫煦,氣就更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