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阜外醫院潘湘斌等人在中國循環雜志上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單純經超聲心圖引導經皮介治療復雜房間隔缺損的效果良好。該研究指出,阜外醫院從2012年開始率先在國采用單純超聲心圖引導經靜脈進行房間隔缺損封堵,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這一方法不僅避免了放線損傷,還保持了傳統經皮介治療的安全和微創優勢。在此基礎上,潘湘斌團隊開始采用該方法治療復雜房間隔缺損。

該研究納了2019年1月至12月期間,在單純經超聲心圖引導下接經皮介封堵復雜房間隔缺損的47例患者,其中男9例,38例。所有患者在前均通過超聲心圖明確診斷,在中通過經超聲心圖引導下經靜脈完了房間隔缺損封堵。復雜房間隔缺損的定義包括:(1)短殘邊房間隔缺損:除主脈側外,缺損至有一側邊緣小于5毫米;(2)大型房間隔缺損:年齡小于18歲的患者,房間隔缺損直徑與表面積的比值大于20毫米/平方米;年齡大于等于18歲的患者,房間隔缺損直徑大于等于30毫米;(3)多孔型房間隔缺損:缺損孔數大于等于2個;(4)房間隔缺損合并房間隔膨出瘤。

所有患者均使用一個封堵封堵,平均手時間為55.2分鐘,平均住院時間為5.0天,封堵的平均直徑為22.0毫米。出院前有1例患者(占2.1%)出現房水平分流7毫米(使用8毫米帶孔封堵),中量、量和微量殘余分流分別有4例(占8.5%)、2例(占4.3%)和1例(占2.1%)。后有1例患者(占2.1%)出現新發的不完全右束支阻滯,經藥治療后病好轉。與前相比,后6個月和12個月時患者的右心房徑和右心室舒張末期徑均明顯減小。后1年時,出院前的3例量和微量殘余分流完全消失,4例中量殘余分流變為量殘余分流,1例患者的房水平分流由出院前的7毫米減至5毫米;1年的完全封堵率為89.4%(42/47)。

基于該研究結果,作者認為可以適當擴大經皮介治療房間隔缺損的范圍,并可以借助3D打印技、肺靜脈釋放法等新技和新方法來提高手的安全功率。然而,在運用該技時,者應循序漸進,對于某些超聲心像不清晰的患者,例如脂率較高的年人,不建議采用經超聲心圖。此外,該技不僅要求備一定的超聲知識,還需要協助的超聲科醫師練掌握者需要的超聲界面,幫助者探尋介械,因此該技需要一定的學習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