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張名為開心散的方子,它來自唐代大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這個方子主要用于治療健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憶力減退。中醫如何看待記憶力問題呢?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解釋。腦子就像電燈泡,要亮起來,離不開發電設備。同樣地,人的發電機在哪里呢?在心和腎。心和腎負責為大腦供應能量,因此中醫從心和腎手來調理記憶力。

開心散的配方是由菖、遠志、人參和茯苓組,可以用水煎或研末后沖泡茶飲。菖和遠志分別針對心和腎進行調理。菖有通九竅的作用,可以通達眼、耳、口、鼻以及前后二。它還能開啟心孔,菖有濃郁的香氣,在古代常被用來制作香囊。古人喜歡佩戴香囊,將一些有香氣的藥材研碎后裝在香袋中,這樣香氣就可以散發出來。菖的穿很強,因此可以打開郁閉不通的心孔。所以,“開心”在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打開心孔,使耳聰目明,頭腦聰慧;二是心愉悅,心主喜悅,表現為笑聲。

遠志可以讓人的志向變得更加遠大。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奇怪,它怎麼會有這個作用呢?志向遠大是因為腎氣充足,腎主志向。只有腎氣充足才能滋養脊髓,而脊髓與腦相連。《醫林改錯》中提到,小孩子沒有記是因為腦髓未充盈,而老年人沒有記是因為腦髓逐漸消耗。人的記憶大約從三歲開始,三歲之前腦髓不夠充盈,所以無法記住東西。三歲是一個起點,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開始下降,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腦髓也不斷消耗。開心散中的菖和遠志可以促進心與腎的流,心和腎是兩個不相干的,但是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水和火的相互關系。太下海水蒸騰為云霧,然后降落為雨水,重新回歸大海。這就是水火既濟,中醫一直強調天人合一,水火既濟就是心與腎的流。心屬于火,腎屬于水,心火向下,腎水向上,心腎需要像畫圓一樣銜接在一起。菖可以將心火降低到一個較低的位置,而遠志則可以將腎水提升到一個較高的位置。心火和腎水相互流,連接起心和腎,這個圓就開始轉,從發電機變發電站。

為什麼還要加茯苓呢?這是因為發電機長時間不運轉,上面就會積累厚厚的灰塵。同樣地,心被痰堵塞后,人會到昏沉、困倦、健忘,甚至出現癲狂的癥狀。菖和遠志可以調理心與腎的同時,還能祛除痰,而茯苓有祛的作用,可以清除這層灰塵。對于痰問題,中醫有很多藥材可供選擇,如半夏、陳皮和瓜蔞等,為什麼特別選擇茯苓呢?這是因為孫思邈重視茯苓,必定有他的道理。茯苓大多數人知道它可以祛,但不知道它還可以安心神。茯苓還有一個名字茯神。茯苓生長在松樹附近,過去的藥工們采藥時會先找到松樹,然后沿著松挖掘,茯神正好是松中白部分。從名字就可以知道,茯苓能夠平復人的煩躁和焦慮的心神。當一個人心煩氣躁時,大腦也會變得混,好像什麼都記不住。奇怪的是,只要放松心態,保持平靜,記憶力就會奇跡般地好轉。這就是茯苓的獨特之

除了茯苓外,還有一味人參。人參很簡單,它可以補充心氣。前面提到,菖可以開啟心孔,但如果心氣不足,心孔會很快關閉。因此,人參也被加配方中。此外,心氣充足對于增強記憶力也有好

這就是藥王的開心散,這個由四味藥組的方子不僅可以增強記憶力,還可以讓人心愉悅。如果你對中醫興趣,可以關注經方中醫說,我將為你邊的中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