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李先生,年輕時就有運的習慣,就算是上了年紀后,依舊比同齡人年輕不,而且在他的印象中,自己平時很生病,很是健康。但這種況在幾個月前開始發生了變化,理想是開始老是莫名其妙的冒發燒,吃藥后癥狀也無法緩解。最后實在難的不行了,他才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被確診為淋瘤。好在病程還于早期,經過治療他很快就康復出院了。但這一次經歷,他不想起之前聽人說的經常不生病冒的人免疫力更差,更容易患癌的說法,并自了自己。因為他就是之前很生病,結果一查就查出來癌癥了,那到底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長期不冒的人,免疫力更差?

網傳有一種說法稱,冒對有好,經常冒的人,代表免疫力強,對外界病毒反應激烈,而長期不冒的人,代表免疫力差,遇到病毒不會反抗,更容易患大病或者癌癥,但也有人認為,經常冒的人是因為免疫力差,抵抗不了外界的病毒,那長期不冒到底是免疫力差還是強呢?

免疫力是人的防機制,可識別、消滅外來侵的病毒、細菌等質,衰老、損傷、死亡、變的細胞,還能識別突變細胞和病毒染的細胞。人免疫力可分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兩種,前者是一出生就備的,包括有黏、皮、巨噬細胞、中粒細胞等,這些組織可防止病原侵,保護;后者則是指人在出生后,通過不斷接新事建立起來的免疫力,主要由免疫、免疫細胞以及免疫因子構。但免疫力并非越強越好,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兒科主任徐正莉表示,免疫力低下時會導致免疫系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容易出現疾病、癌癥等,而免疫力超常也容易發過敏反應、自免疫疾病發生。一些人在日常經常冒發燒,而后會將其歸咎于免疫力低下。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研究顯示冒與免疫力有直接關系,冒發燒代表免疫系統在激烈對抗侵的病原,這只能說明免疫力不是特別好,但不能直接說明免疫力差。而一些人鮮冒發燒,則可能與幾個原因相關,一是自免疫力特別強悍,在外來病原侵時直接將其消滅了,還沒到冒發燒的地步;二是日常較為注意個人衛生和生活方式,病原侵的機會較,所以冒發燒的幾率也比較小。

長期不冒的人,更容易患癌癥?

老話說“小病不斷、大病不患”,即經常冒生小病的人不會得大病,而一些從來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則很容易是大病,乃至是癌癥。這種說法真的可信嗎?德國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年平均至冒3次的人,相較于5年沒有冒的人,罹患癌癥的幾率沒有明顯差異。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王東旭表示,冒可以一定程度調節免疫力對抗病毒。但并不是經常得小病就會讓免疫系統更加活躍,反而是一些經常小病不斷的人免疫力更差,更容易罹患癌癥等大病。那為什麼有的人很冒,卻突然查出大病?這種現象主要與好的人經常忽視輕微癥狀,鮮去醫院相關。如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忍忍就過去了,但這樣做反而容易忽略疾病發出的早期信號。等到癥狀嚴重時才就醫,往往已經是嚴重疾病了,此時會給人較大的沖擊。而經常小病不斷的人,對出現的癥狀十分重視,會及時去醫院檢查,反而有助于在早期發現大病,盡早進行治療。

兩類藥別再混著吃了,當心吃出肝衰竭

近期天氣轉涼,生病發燒的人逐漸增多,有些人在吃完一種冒藥后覺效果不明顯,會自行服用另外一種,殊不知這個做法十分的危險。北京友誼醫院藥理科主任藥師提醒,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的冒藥品類。兩種以上的冒藥共同使用無疑是加大了藥劑量,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倍增加。因此,日常服用冒藥一定要注意這2種藥千萬不要混著吃:1、不要同時服用多種退燒藥同濟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李娟介紹,對乙酰氨基酚、布芬等都是常用的退燒藥,但這些藥不能聯合使用,它們屬于同一類解熱鎮痛藥,同時使用可能會發急肝衰竭發生。2、不要同時服用冒藥和退燒藥冒藥多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分,而退燒藥也有該分,聯合使用容易導致服藥過量、蓄積。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引發過敏、間質腎炎以及肝毒,嚴重甚至會導致肝細胞壞死。因此,同時服用冒藥以及退燒藥時,要注意核對分表是否都有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劑量為人每次0.3-0.6克,每天服用2-3次,每天服用總劑量不能超過2克。天氣轉涼后一定要做好自防護措施,盡可能避免冒生病。長期不冒生病其實是好的表現,不要因此而懷疑自己,更別輕信自己患癌風險高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