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學院教授肖永林在一位23歲患者趙X上遇到了一個有趣的病例。趙X是一名護士,在長期低燒的況下住院治療。然而,經過很長時間的住院治療,的癥狀并沒有明顯的改善。肖教授在診斷中發現,趙X的形消瘦,面黃白華,口淡潤,呈現疲憊無力的狀況。趙X表示自己已經很長時間低燒,溫經常在37℃-37.5℃之間,很升至38℃。經過多種臨床和實驗室檢查,未能查出明確的原因,趙X疲乏,懶懶言,則疲倦、氣短,或有汗出,食不振,強食則脹滿不消,嗜臥喜靜,四肢經常到清冷。肖教授觀察到趙X的舌淡華,苔白薄而潤,脈弱無力。詢問其他癥,趙X表示沒有頭痛和痛等覺。盡管有低燒,但趙X并不惡熱,相反卻有陣陣畏寒之,得到溫暖后覺會消失。趙X沒有心中煩熱和口等癥狀,大便基本正常,有時稍偏溏,小便清利,經期大致正常,唯量時多時淡。據這些癥狀,肖教授初步判斷趙X屬于氣虛發熱的范疇。

為了治療趙X的氣虛發熱,肖教授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加減方:黨參15g,生黃芪20g,白15g,茯苓15g,當歸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陳皮10g,麥芽15g。方劑水煎3次,分3次服用,為1日量。經過3劑的治療,趙X自覺食好轉,飲食增多,其他癥狀也有所改善。再經過2劑的治療,除了飲食增加外,趙X有一些氣力,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疲憊不堪。繼續服用前方數劑后,趙X的溫降至36.5℃,疲乏無力、短氣等癥狀都有了明顯的好轉。據目前的況,趙X與療區的領導商議決定出院回家繼續服藥休養。醫生囑咐繼續服用人參健脾丸與補中益氣丸,以鞏固治療效果。

肖教授對于趙X的氣虛發熱的判斷是基于以下幾點:首先,對于長期發熱的患者,應該明確是外發熱還是傷發熱。趙X既沒有實熱的表現,也沒有熱的征象,更沒有毒熱的癥狀,所以可以排除外實熱的可能。其次,在傷發熱中,也有虛實兩類,也需要進行區分。趙X既沒有外傷和出的病史,也沒有疼痛和刺痛的癥狀,口舌質也沒有青紫和瘀斑的現象,所以可以排除瘀發熱的可能。趙X也沒有因恚怒不遂而導致氣滯肝郁的原因,也沒有脹悶易怒和太息等癥狀,經期也沒有腹痛和房脹痛,所以可以排除氣滯肝郁化火的可能。剩下的就是在虛證中進行辨別了。由于趙X明顯表現出疲乏,四肢倦怠,懶懶言,則疲倦加重,所以可以確定是脾氣虛衰的病。因此,在治療時,肖教授采用了補中益氣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于氣虛發熱的機理,肖教授指出,目前尚無統一的認識。有人認為是脾氣虛陷,中焦虛寒,虛外浮而致發熱;也有人認為是脾胃氣虛,谷氣下流而蘊為熱,使下焦火上沖而致發熱;還有人認為是氣虛導致衛氣不固,易外邪侵襲而致發熱。然而,肖教授認為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局限。他認為,氣虛發熱的機理可能是由于脾胃氣虛導致氣機郁滯,從而產生熱。他指出,人的氣如江河之水,水勢浩則奔流涌瀉,一旦水量減甚至枯竭,則推力減弱,流通變得滯淤積。因此,他認為氣虛導致氣滯是合理的解釋。

對于氣虛發熱的治療,肖教授表示,補氣為主的方劑都是可以選擇的。補中益氣湯之所以被選為主方,一方面是因為該方劑重在升補脾氣,另一方面是因為該方劑有升發行散的作用。由于氣以暢行為補,補其不足,宣其壅滯方為善補氣者。肖教授認為,補中益氣湯能夠補益中氣,使脾胃之氣得以復興,能納能化,谷氣日充,從而使發熱癥狀逐漸消退。

以上就是肖永林教授對于氣虛發熱病例的研究與經驗分。他的治療方法在趙X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使得到了全面的恢復。這個病例也為醫學界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思路,為氣虛發熱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