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人在接外刺激后產生的一種敏而明確的覺反應,在臨床上有至關重要的癥狀。疼痛不僅經常作為病人就醫時的主訴,而且也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不可或缺的依據。現代醫學將疼痛視為病人一種主的保護知覺,與中樞神經各個水平及周圍神經傳導痛覺的通路切相關,同時高級中樞也參與其確定位。中醫理論強調“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認為臟腑經絡氣不通是導致疼痛的本原因,因此治療時應疏通經絡、調和臟腑,以達氣通調、疼痛自止。

在針灸治療疼痛時,特別適用于急組織損傷消退后的持續疼痛,或反復發作的慢疼痛,常見于某臟或某一組織慢勞損疾病。治療疼痛的關鍵是據疼痛部位判斷所屬經絡或臟腑,遵循“經絡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的原則。各經脈病候與其經脈循行特點切相關,記經絡循行,認清病候歸經,才能準確進行經絡辨證,辨別歸經。據不同的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經絡辨證時,除了重視十二經病候規律,還應關注經脈循行部位或所支配部位的病變,尤其是局部的疼痛、麻木等覺變化和功能障礙癥狀。

在治療時,需進一步辨別疼痛的質虛實,以決定補瀉效果。導致疼痛的病理因素很多,但都可歸結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前者為實痛,后者為虛痛。同時還要細審寒熱,辨明氣,因為氣和則百病不生,氣失和則百病由生。治療疾病,尤其是針灸治療疼痛,必須把握辨證施治原則,審其經絡、辨其虛實、察其病因。只有在辨證的前提下,確定治則,針對病因和病位選,決定針刺的手法、艾灸壯數等,才能正確地進行針灸治療。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留之,熱者疾之;陷下則灸之,菀陳則除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等基本規律,最后決定宜針宜灸,當補當瀉,選用腧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