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第十四論討論了水氣病的脈證和治療方法,共分為七個脈證和十個治療方。然而,趙刻本將方的數量記為八首,而徐镕本記為九首。現在我據俞橋本進行修改。水氣即水腫。本篇論述了脈證,但其中的措辭多為后人所增加。另外,還有一些錯字和缺,閱讀起來比較困難。現在據《巢源》等書進行了一些校正,并借鑒了明代編次者的意圖,但這只是古人的一些廢話。要點仍然在于各種方劑的證候和用法。師曰:病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風水的脈象自然浮,外表癥狀為骨節疼痛,怕風。皮水的脈象也浮,外表癥狀為全腫脹,按后指印不起,不怕風,腹部像鼓一樣鼓起,沒有口,應當發汗。正水的脈象沉緩,外表癥狀為自。石水的脈象沉緩,外表癥狀為腹部脹滿而不。黃汗的脈象沉緩,發熱,部脹滿,四肢頭面腫,長時間不治愈,必然導致瘡癰。此的“駙”在《千金》中作“浮”。像鼓一樣的腫脹,不口,應該是《巢源》中作“如故,而不滿又不”,《脈經》的注解也相同。丹波氏說:“駙”在《金鑒》中讀作“跗”,源于喻氏,應該是誤解。《素問·水熱論》說:“上下溢于皮,故為駙腫。”跗腫指的是水在積聚引發的疾病,知道了跗腫就是水病的稱呼。程氏說:風水和皮水相似,屬于表證。正水和石水相似,屬于里證。但風水怕風,皮水不怕風。正水自,石水不氣,是不同的。自從唐代以來,又出現了五水、十水的說法,都是因為腎臟不能主管五,脾臟不能運行水,導致津充滿全,上下溢于皮,從而產生水病。《金鑒》說:“風水是有水氣,外風邪。皮水是有水氣,皮邪。”邪氣都在外,所以脈象都浮,都應該通過發汗和散寒來解決。正水是上部的水病。石水是下部的水病。邪氣都在,所以脈象都沉緩,都應該通過下行和溫通來解決。元堅說:“風水也會出現外表腫脹,但文章中沒有提到,可能是因為省略了。”正水的征候在《水熱論》和《水脹篇》中,所以這個證候也必然伴有腹部脹滿,現在沒有提到,也是省略了。總之,風水和皮水可以據表邪有無來區分,正水和石水可以據是否氣來區分。其他證候都可以類推。淵雷說:《巢源·風水候》說:“浮腫,像里水一樣,頸部脈搏,時有咳嗽,按腫脹會凹陷而不回彈,骨節疼痛并怕風。”脈搏浮大的人,就是風水。又《皮水候》說:“水不由于經絡流,在皮中溢出,所以全面目都腫脹,按沒有指印而沒有汗,腹部不脹滿,也不口,四肢沉重而不怕風。”脈搏浮大的人,就是皮水。又《石水候》說:“水氣胡,不順循經絡,停滯在臍部,小腹腫大像石頭,所以石水。伴隨著脅下脹痛而不。”脈搏沉緩的人,就是石水。尺脈微大也是石水的表現。脈搏腫脹從臍部到小腹,垂垂然,上至胃脘,就是無法治愈的病癥。沒有正水的征候,卻有大腹水腫的征候。小丹波認為這就是正水。他說:“大腹水腫,可能是因為大病后,或者虛損養分,或者暴飲暴食,進水中浸泡或洗澡,導致水氣無法散發,流溢于腸外,三焦閉塞,小便不通,水氣在聚集,所以腹部腫大,四肢細小,,手腳逆冷,腰痛上氣,咳嗽煩疼,所以大腹水腫。”據這個理論,脈搏浮大,四肢和面部腫脹并怕風的人,就是風水。不怕風的人,就是皮水。脈搏沉緩,腹部腫脹并氣的人,就是正水。小腹腫脹但不氣的人,就是石水。然而,正水這個名稱的來源還不清楚,本篇中也沒有治療正水的方劑,仍然存在疑問。魏氏說:黃汗的脈象也是沉緩的,與正水、石水部的水邪無異。然而,氣是客觀存在于皮之中的,所以會引起發熱。熱氣必然上升,所以部脹滿,面部腫脹。熱擴散,所以四肢也腫脹。經過長時間無法治愈,瘀積聚導致潰瘍化膿,勢必發展到這一地步。熱氣部的迫,通過汗排出外,氣與熱氣混合,所以汗變黃。這是通過汗來說明熱的理論,所以被稱為黃汗。淵雷說:黃汗的病癥是肢關節腫痛和發熱,類似于歷節,見于《歷節篇》中。汗變黃,是因為膽素從汗中排泄出來。據理論,應該先出現黃疸,但《金匱要略》沒有提到。然而,本篇治療黃汗的方劑有兩個,桂枝加黃芪湯也治療黃疸,見于《黃疸篇》,所以知道黃汗的人也必然發黃。由此可見,凡是伴隨黃疸的疾病,而黃是通過汗排泄出來的,都可以被稱為黃汗。黃汗是一種證候,不應該為疾病名稱,這個證候常見于風病。古人將歷節和黃汗分為兩種,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