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食用需謹慎,不宜隨意采摘】

隨著北方春回大地,草木出芽,很多人又開始采野菜了。雖然每年都會有人提及這個話題,但同樣的問題也每年都會出現。有些人由于采到了錯誤的野菜而發生中毒,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畢竟葉子長得相似的植很多,即使有了各種辨別花草的小程序,也難免有些人會認錯。此外,公園綠地通常會使用多種化學品進行管理,這些化學品未必是果蔬類栽培所能使用的低毒品種,所以長出來的植可能無法避免風險與污染。還有一些人因為食用野菜而導致胃腸不適。野菜不像栽培蔬菜那樣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篩選栽培,它們不是專門為人類而生長的,因此其安全相對較低。野生植在其“野”中包含了強大的“防力”,含有的單寧、草酸、酶抑制劑等分可能過高,并且往往還含有一些生堿和其他毒素。相比之下,經過長期選育的栽培蔬菜中這些分的含量要低得多。因此,野生植往往有著苦的味道。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傷害胃腸道、影響人健康的分,野菜在食用前需先焯水、干,然后再用來炒菜、做餡或涼拌。然而,這種作同時也會降低野菜中的可溶營養分,如維生素等。剩下的主要是大量的膳食纖維和一些礦分。由于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野菜常常被剁碎做餡料。如果直接大量食用,很多人的胃腸會覺不適。因此,過去“吃糠咽菜”的高膳食纖維生活導致了很多人的胃腸問題,也讓老一輩的人對此心有余悸。考慮到保護環境、減水土流失,以及考慮到路邊和公園可能到的各種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還是不要隨意挖野菜為好。如果一定要食用,要注意控制數量,偶爾為止,量品嘗,并認真焯燙,不要當營養品大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