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非傳染疾病(慢病),例如心房、冠心病、糖尿病、高等。然而,醫療機構和醫生往往過度依賴生醫學技,忽視了老年人在長期慢病發展過程中形的代償功能,即一種在的“自愈能力”。以心房為例,一些高齡老年人可能沒有任何自覺不適,不需要接頻消融手,而是可以通過規范使用抗凝藥來預防卒中并保持穩態。

在使用新型抗凝藥時,應綜合考慮老年人的風險平衡,包括栓栓塞和出的風險。不能僅僅考慮防止栓栓塞而忽視消化道出或腦出的風險。對于心房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我認為應該選擇更低劑量的達比加群(110mg,每日2次),而不是150mg的劑量。由于老年人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國已經有了更小劑量(75mg)的達比加群。然而,我國尚無此劑量。

此外,對于老年人的心管健康檢查,例如冠狀脈CT,有時會意外發現某個冠狀脈分支完全閉塞,但患者平時沒有任何不適,可以正常運,并且心電圖和超聲心圖也沒有心梗死的痕跡。這種“完全閉塞”是在長達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逐漸形的慢閉塞。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代償,即“側支循環”。心供應不僅僅依賴單一的管,而是由多個支和分支組的供網絡。當一條管逐漸狹窄導致心時,其他管分支會出援手,幫助狹窄甚至最終完全閉塞的管。這種“自搭橋”是多年形的一種穩定狀態。

基于常識、證據和哲學思考,我們是否真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打通這種慢完全閉塞的管?這樣長時間的手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輻線暴,還需要大量使用造影劑,對本已脆弱的老年人的腎臟造損害,得不償失。而且,手的失敗可能會給患者造神上的創傷,從失到絕甚至更嚴重。這種焦慮和抑郁可能會轉化為悶、痛、出汗、心悸等癥狀,被患者和家屬誤認為是冠心病的表現,導致老年患者不敢運甚至完全臥床不起。一旦神崩潰,老年人的整個狀態會急劇惡化,心憔悴。

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年人,在面對視力、聽力障礙、關節疾病甚至各種癌癥等問題時,仍然需要保持樂觀的態度。例如,秦伯益先生(他是主辭去終院士的第一人)提到了廣東改革開放的老領導任仲夷老書記,他在面對慢病時保持了豁達的心態。盡管他失明了一只眼睛,但他仍然覺得“一目了然”;幾年后,他耳朵失聰了,但他說他“偏聽”了,但不偏信;再過幾年,他做了膽囊切除手,膽回流,他說他現在“渾是膽”;后來他還患上胃癌,做了胃大部切除手,他說,反正在他這個年齡,已經“無所謂(胃)”了。

因此,我們應當重視老年人的自愈能力,避免過度醫療。在治療老年人的慢病時,應該更加注重綜合平衡風險和益,尊重老年人的自況和意愿,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