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將一夜分為五更,“三更半夜”是指當晚11點到翌日1點的時段。據天人合一思想,規律作息是良好的習慣。然而,三更半夜還沒進夢鄉已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長期“三更”不休息,會影響人晝夜節律,導致機失調,使人容易疲倦、抵抗力下降,增加抑郁、煩躁易怒、焦慮等負面緒,還能夠發多種疾病。子時安睡養培元合理的作息規律是一劑良藥,最養與神,可以補充氣和讓人力充沛。三更又稱為子時。中醫認為,寢息與自然、人興衰轉換相關。子時是極而生之時,猶如冬至,主靜。因此時氣最旺,子時后則轉弱而氣漸生,這時睡最養。另外,《急救廣生集》記載:“亥子時,安睡,以培元氣。”指出亥時和子時安睡可以培養元氣,而元氣是生命活力,增減可以影響機的盛衰,所以不容忽視子時安睡的重要。如今,不人養睡前吃夜宵、使用電子產品或工作等習慣,延長了晚間睡時間,而且這些刺激有時候反而會干擾氣和人升降,加重不能況。長期熬夜耗損歷來醫家和養生家均重視睡眠,認為起臥失常損害健康,引起不足或志失調等問題。《養生類纂》稱:“凡人夜則歸于肝,肝為宿之臟,過三更不睡,則朝旦面黃燥,以不得歸故也。”熬夜的人也常伴有皮干燥、黑眼圈、視力下降、頭暈、胃腸不適、急躁焦慮、月經量減等,這是因為熬夜使肝臟得不到滋養,肝藏、疏泄功能下降,使相關的形竅、志或經脈影響所致。睡眠是最好的收藏狀態,也使氣、得到補充。《養生錄》記載:“夫子時始生之氣在腎,是不召而自來,宜保而養之。”腎有收藏功能,還主藏、生髓等。子時不休息必能損害其功能,促使肝腎虧虛。此外,《達洗髓易筋經》說:“當亥子丑寅四時,最宜安息,升降清濁,使心腎關,百脈朝會。”認為亥子丑寅四時最應該休息,這四時依序代表的對應運行經絡是三焦經、膽經、肝經和肺經,得到足夠休息可使人順利地。但熬夜會使各臟腑功能失衡,升降清濁出功能紊,心腎失,百脈不通利。另外,長期熬夜常導致心火盛、腎水虧損等證,如出現心悸心煩、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等癥狀。日間睡眠不等同夜間睡眠中醫認為日間睡眠和夜間睡眠有不一樣的氣機升降變化,對人有不同的影響。如《醫暇卮言》解釋日間睡眠和夜間睡眠眼白的先后不同變化,載:“人至暮勞極,眼白昏而帶赤,靜臥一宵,詰朝對鏡清徹如故,此氣降之驗也。晝倦當靜坐片時,或散步玩,睡態自解。若因而沉寢,則初覺之時,目白必赤,此因臥而氣反升之驗也。”指出“夜臥使氣降,晝臥使氣升”的規律。另一方面,也有日間睡眠不利健康的論述。如《飲膳正要》載:“晝勿睡,損元氣。”認為日間睡眠反傷元氣。可見,日間睡眠不等同于夜間睡眠,也與自然規律不同步,很多時候睡后反而適得其反,覺乏力、煩躁。但午時是替時段,氣達到頂端即將轉。因此午時可稍作休息,約15~30分鐘較為合適,不宜過長。《葉選醫衡》中認為:“調寢食在醫藥之先。”起居有常是保健養生的重要一環,在“三更”前睡眠更符合和順應自然升降規律變化。熬夜必然使人臟腑氣失衡,也是現代很多慢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必須認真對待每天的睡眠時間。(來源《中國中醫藥報》2024年1月5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