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認為,我們應該懷著對世界上所有眾生的關懷之心,時刻抵世俗名利和。我們要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勤進地追求真理,通過無盡的智慧以慈悲善良的態度去幫助他人,引導他們走出為名利無休止爭斗的苦海。在人生的初期,我們往往對這一點不夠明白,因為我們紛繁世界中,逐漸被周圍環境所污染,卻沒有留下痕跡。直到某一天,我們突然覺悟到,原來這一切都不屬于我們,一切都會被奪走,房子、車子、親人、、名利、金錢、地位,所有的一切,本質上都不是屬于我們的。這時,我們覺天意似乎在捉弄我們,活了一場,卻只剩下孤獨和寂寞;甚至很多人到了晚年,到無所依靠,心凄涼,整日到迷茫和蒼老。難道這就是我們活一場的結局嗎?這就是我們對天意的回答嗎?

也許,始終有一些東西被我們忽略了,只是我們沒有發現。這個東西,你依然擁有,并且一直伴隨著你,那就是你的靈魂(或者神)。這就需要重新思考我們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了。從一出生開始,我們的靈魂就一直陪伴著我們,無微不至地關注著我們。但是在長的過程中,大多數人被周圍的環境所污染,陷了名利、的泥淖中,我們的靈魂漸漸被忽視,像一個被棄的孤兒一樣生活在我們心的最深,就像是白娘子被在雷峰塔下,一直沒有得到關注和救贖。等到我們老了,不僅無法擺世俗的苦海,我們的也逐漸衰弱,有如太落山,前途未卜,心境的改變更加使得我們的靈魂到不安,我們無法預測人生的后半段會有多長。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亡羊補牢,現在就行。只要你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就要尋求解決的方法。大乘佛教中有六個波羅,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禪定、進、般若。其中后兩個波羅進和般若,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對自己有高要求,學習一切可學的知識,改變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如果想要找回失去的靈魂,就要學習中外的知識,不僅要學習佛家、儒家和道家的華,還要學習西方心理學、哲學、思維提升、教練心法等等,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擺名利、、憤怒、自卑、奉承和個人主義等不良心理,擺部沖突的困擾,讓我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看待人和事的角度更加獨立,也逐漸到輕松,狀態變得積極。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艱辛,但是一定是有效的。很多人已經在這條路上前行,他們已經開始攀登坡道。活著,就要讓自己到震撼,不僅僅是外在的表象,外表是無法給我們帶來真正震撼的,那只是虛幻的表象,是一種諂的眼神。你可以被西藏麗的風景所震撼,被勇敢穿越丙察察的旅人所震撼,但是,你更應該被自己始終努力不懈的神所。相信自己,你就是佛,只是你還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跟上。這條前往西方的道路充滿了艱險和坎坷,但是也充滿了無畏的神。只要我們打開心的大門,后面全都是景。你自己要打開自己的心門,你自己要度過自己的人生,你自己要創造自己的佛。從今天開始,微笑,用持之以恒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即使跌倒了也要掙扎爬起來,當別人嘲笑你時,那是在鼓勵你,只要心中的堅固的長城不倒,總有一天,蓮花將會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