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并不是所有的尿頻都是由于腎虛引起的。否則為什麼很多人吃了那麼多的補腎藥,尿頻問題依然存在?其實,這些人忽略了肝和脾這兩個臟腑的作用!清末名醫張錫純認為,小便的形不僅僅依賴于腎臟,肝和脾也起到了調節作用。

脾臟在起著主升的作用,同時參與水代謝。它能將水向上輸送至肺部,再分布給全。如果脾虛導致氣陷,無力推上行,水就會下流至膀胱,轉化為尿,從而引起尿頻、尿急和尿不盡等況。肝臟則通過調節全氣機來推的運行。肝臟與脾臟相互協調,如果肝氣郁結,也會導致和水無法正常運行,進而出現尿頻的癥狀。總的來說,肝和脾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尿頻。

基于這兩個臟腑的作用,張錫純創造了一種名為“升降湯”的方子。該方子中包括黨參、黃芪、白和炙甘草等藥材,通過補脾來使脾氣上升;陳皮和厚樸則能使胃氣下降,實現升降平衡,恢復脾胃的運轉;柴胡、桂枝和白芍可以疏肝、理肝、肝,同時使肝氣上升;烏梅能收斂固,防止氣的無故流失;川芎則能活行氣,防止氣機郁堵。最后,有健脾開胃和消食化積的作用。整個方子的使用,能夠益氣健脾、疏肝行氣,從而減由氣陷引起的尿頻等問題。

然而,中醫強調辨證施治,因此臨床上我們必須據個況靈活調整藥的加減。如果氣虛嚴重,可以加山藥和太子參來增強補氣的效果;如果氣滯嚴重,可以加木香和郁金來行氣理氣。總之,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如果出現不適,請務必到正規醫院就醫。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