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作為一種中藥,其究竟是有“升”還是“降”的作用,歷代醫家對此進行了廣泛的論述。李東垣曾經指出:“上升,則用柴胡的部,以酒浸泡;中及下降,則用柴胡的梢部。”也就是說,柴胡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藥。特別是在中醫治療疾病的訣中,關鍵在于藥的“量”。柴胡10的劑量有明顯的升作用,而柴胡20-30的劑量則有顯著的降濁效果。那麼對于患有耳鳴的患者來說,應該如何使用柴胡呢?
針對肝氣郁滯型耳鳴,柴胡可以在“頑土中疏理滯氣”,疏肝解郁的同時也能兼顧脾胃,對于肝郁引起的耳鳴非常有效。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患者,的脾氣非常暴躁,經常與他人發生爭吵。前段時間,與兒子發生了一次爭吵后,的耳朵就一直嗡嗡作響。據的描述,當天覺自己的耳邊仿佛有一道驚雷在炸響。聽不清家人與說話的聲音。經過詳細的辨證分析后,我給開了一張清代醫家王清任的藥方,名為通氣散。王清任在撰寫這個方子時曾說:“二、三十年的耳鳴,也可以調治”。當然,這個藥方并不像王清任所說的那樣神奇,但對于眼前的這位患者來說,確實有奇效。
在中醫理論中,怒則氣上。這是為什麼呢?一個人在發怒時,會沖到頭頂,使臉變得通紅。特別是雙耳,在這種況下承了巨大的力,自然會到耳鳴。因此,要治療耳鳴,首先要做的不是補充腎氣或氣,而是疏肝解郁,疏通氣。通氣散的藥方非常簡單,主要藥材就是柴胡,配合香附和川芎。再說回柴胡,當使用柴胡的劑量在15-30之間時,不僅可以調理上逆的肝氣,還可以讓人從消極的緒中解出來;同時,它能夠加速人新陳代謝,促進循環。通過消散的郁結,使氣通暢,耳鳴也會隨之消失。香附有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的作用,對于耳鳴患者通郁非常有幫助。最后是川芎,它能夠上行至頭目,下至海,疏通肝氣的郁結,可謂是治療耳鳴的有效中藥。這三味藥的配合使用可以促進肝氣的疏通,使耳道暢通。
現在很多人晚上熬夜,喝酒,生活力大,經常到焦慮、易怒,這會給肝臟帶來很大的傷害,進而導致耳鳴的發生。在治療中,我常常使用這個方子作為基礎方加以調整,對于不同癥狀的耳鳴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