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生命認知,延生命尺度,“長壽時代”已為每個人、每個家庭圍繞長壽、健康、財富三大要素展開實際行的推力。2023年4月7日,武漢舉辦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長壽時代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開啟更長壽、更健康、更富足的新時代”為主題,與海外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分對于長壽時代、健康老齡化、長壽經濟、養老金融等領域的前沿研究和實踐經驗。

人口老齡化是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普遍的人口趨勢,老齡化及其帶來的健康、養老和籌資問題正在為各國面臨的核心經濟議題,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也為國家政策規劃的重要組部分。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和人口拐點的來臨,長壽時代的步伐比預期更加迫。在長壽時代下,人口、經濟、社會、文化和科技都正在發生變革,長壽時代正從一個客觀現實逐漸富為連接確定未來的主觀行

健康老齡化可以創造長壽紅利。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養比達到20.8%。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35年,我國人口養比將超過50%,達到50.4%。長壽時代推“食之者”向“生之者”的轉變,是創造全新人口紅利的重要路徑。健康壽命的提高不僅可以增加個人和社會的幸福,還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和社會資本。在長壽時代,健康資產可以實現經濟價值,健康老齡化可以創造長壽紅利。

長壽時代將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紅利。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國恩分析了長壽時代對人口、經濟、健康等方面的影響和挑戰。他認為中國在提升高齡社會和長壽社會水平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應將關注點放在如何讓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實現價值再造和價值創造。延遲退休、信息技和機人等因素對提高生產力和應對老齡化有重要作用。長壽時代帶來的經濟回報將是可觀的。

實現健康老齡化需要夯實財富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宋保亮指出,健康老齡化不僅需要健康和長壽,還需要財富基礎。中國有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病,帶病生存時間已達9.1年,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占比達到2/3。當前,傳統的養兒防老和現收現付的社會保障系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戰,導致養比下降和養老金缺口增大。應通過金融和資本市場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借助金融和資本市場來解決養老問題。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認為,長壽時代是比老齡化更好的概念,需要改變對生命尺度的認知。泰康長壽社區是長壽經濟的試驗田,居民可以在其中驗自由創新的工作狀態。人口老齡化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需要社會各個系統和組織共同做出改變,協同發展。科技進步和業務進步在健康產業中起著重要的推作用。建立產學研的創新生態鏈是一個重要方向。

在2023年長壽時代高峰論壇上,來自海外的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共聚一堂,為促進長壽社會的人類福祉改善和實現更長壽、更健康、更富足的未來貢獻力量。企業實踐對于大健康產業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通過商業模式解決個人問題,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為每個人優雅地老去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