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范圍展開了一場力度空前的醫療反腐斗爭,揭開了權力尋租、回扣收、行賄賄等醫療腐敗案件的面紗。數百名醫院院長和書記相繼落馬,這場史上最強大的醫療反腐行令人歡欣鼓舞。老百姓期待這場反腐斗爭能夠消除醫療腐敗的弊端,讓患者不再到過度醫療、過度檢查和不合理用藥的傷害。對于腫瘤患者而言,醫療腐敗不僅“腐”了患者的生命,還“敗”了他們救命用的錢!在腫瘤治療中,基因檢測已經為必不可的前置步驟,因為治療方案與基因檢測相關。然而,由于監管不足,本應為治療提供保障的基因檢測環節卻為了醫療腐敗的重災區,不合規范的基因檢測導致了“人財兩空”的悲劇屢屢上演。

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明確要治理“強推基因檢測第三方服務”。與帶有藥監局批文的藥品相比,大部分基因檢測第三方服務本沒有經過藥監局的批準,將患者置于巨大的醫療風險之中。腫瘤基因檢測為患者帶來了治愈的希。許多像邱士一樣的患者通過基因檢測使用了靶向或免疫藥進行治療,與腫瘤和平共了多年。腫瘤基因檢測的必要毋庸置疑。國家衛健委自2018年開始印發《新型抗腫瘤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要求明確作用靶點的藥必須進行基因檢測后才能使用,并指出檢測所用的儀設備、診斷試劑和檢測方法必須經過國家藥監局批準,特別是經過臨床試驗驗證的方法。

腫瘤基因檢測市場巨大,吸引了眾多人們的關注。作為重大疾病的王者,癌癥的診療路徑必須遵循嚴格的指南規范,腫瘤基因檢測需要使用國家監管的診斷產品,必須經過國家藥監局批準才能在臨床上使用。然而,從開發到獲得法規批準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滿足臨床需求,一些項目不得不使用第三方服務,使用實驗室自制的試劑進行診斷。國外已經建立了的實驗室自制試劑監管機制,而國的監管仍于起步階段,監管相對薄弱,這給一些不合規的院外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了機會。我國藥監局已經批準了上百種檢測試劑的上市,基本上可以滿足臨床常用抗腫瘤藥的檢測需求,醫院病理科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腫瘤基因檢測。然而,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個別商家和醫生利用醫療信息不對稱的況,故意導患者將樣本送到院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例如,涂先生的父親在醫院確診為肺癌后,按照醫生的建議,送樣到一家合作機構進行了一項售價近2萬元的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經過長達十余天的等待,他們拿到了檢測報告,報告顯示EGFR基因突變為。然而,他們購買的靶向藥治療并沒有效果。半年后才發現報告是偽造的,他們因此花費了近十萬元購買無效的靶向藥,患者的病也因此延誤了半年,出現了多個轉移部位。癌癥患者迫切地希能夠生存下去,但他們經常為“黑幕易”的肋。過度檢測、偽造報告、錯誤診斷和治療等象,讓腫瘤基因檢測為一把“雙刃劍”。

對于“強制基因檢測第三方服務”,我們應該說不。第三方檢測機構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況,監管薄弱。許多機構往往使用不合規的自制試劑進行檢測,并強制綁定許多臨床意義不明的基因進行檢測。他們其名曰“不讓患者錯失任何治療機會”、“不掉任何一個基因”等等。實際上,他們只是為了收取高額費用,以支付科室和醫生的高額回扣,維持利益分配系。為了保障腫瘤患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國家不僅加速批準了許多抗癌藥上市并快速納醫保,還致力于推腫瘤基因檢測納醫保,目前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已經將部分甚至全部的腫瘤基因檢測服務項目納醫保范圍。國家將“強制基因檢測第三方服務”列醫療反腐的重點治理,并公布了舉報路徑,對腫瘤患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利好。隨著醫療科技和國家政策的不斷進步,癌癥治療的花費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本次治理“強推基因檢測第三方服務”有劃時代的意義。合理、合規、合法的檢測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的負擔,也能夠將更多的醫療資源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上,醫院也將回歸到真正的公益質醫療機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有利政策的踐行者和潛在益者,腫瘤患者和他們的家屬更要積極捍衛自己的權益,拒絕默認,讓醫療反腐的藥劑真正能夠醫治“病”。如果您發現邊存在腫瘤基因檢測不規范等問題,也可以通過當地衛生健康委方客服電話進行投訴和舉報,讓腫瘤基因檢測能夠在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