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寧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副主任醫師,他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經歷了多次重大災難的搶救工作。他參與了2003年的“北大抗非英雄”行,2013年雅安地震時為國家首批抗震醫療專家組員,2015年柳州連環炸事件和2016年鹽城龍卷風時他都擔任了傷員救治專家組的員。作為ICU的醫生,他每天面對著生死的邊緣,不僅僅是一次次的哭泣和呼吸,更是對生命的特殊理解。
ICU,即危重醫學科,是一個我們平時很接到的地方。這里收治的病人大多數都是衰竭、生命垂危的患者,來自各個科室。ICU可以被稱為醫院中的“超級節點”,而醫生們則被稱為“醫生中的救火隊員”。他們必須在信息不完備的況下做出快速決策,進行診斷和治療,并在病穩定后將患者安全轉回普通科室。有一次,一位病危重的產婦被轉ICU之前,的心臟已經停止跳了9次。經過搶救,盡管原發病得到了治療,但是的生命征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在ICU收治后的半小時,的心臟又停止了4次。這位產婦發生了致命的大出,輸量超過正常人量的3倍。況急,薄世寧快速判斷出發生了可怕的腦水腫,隨時可能再次心臟停跳,面臨死亡。面對這個況,薄世寧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產婦的家屬在了解所有信息后,表示愿意冒險并支持薄世寧的決定。最終,薄世寧功進行了大管穿刺,產婦在第二天醒來,幾天后順利轉出了ICU。面對生死攸關的時刻,醫生們的是一句鼓勵的話和一個讓他們冒險的理由。ICU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生死時速,有的病人被救活,有的則永遠離開了。
醫學的終極目標是讓每個人活得更有尊嚴。薄世寧還分了一個關于腦死亡的故事。一位大學生在泳池溺水后被送到醫院,的心跳停止的時間太長,已經出現了腦死亡的跡象。在這種況下,是繼續搶救還是放棄,這對醫生來說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薄世寧不斷進行心臟按、給藥、評估,最終,這個孩的心跳重新恢復了。孩的父母第二天趕到病房,看到了兒的心跳曲線,他們抱著兒的和完了最后的旅程。薄世寧強調,醫學的存在是為了保護生命。除了讓人活著,醫學還致力于讓人找回尊嚴。例如給殘疾患者裝上假肢,幫助聽力損的孩子恢復聽力和語言能力,讓神障礙患者能夠獨立生活。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醫學的目標就是支持生命的意義。
薄世寧認為,每個人一生都需要了解醫學知識。很多人面對疾病時到無助,因為他們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了解醫學系統的本非常高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力。因此,薄世寧將自己的學識整理了《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一書,不是教人如何治療腰酸疼,而是向讀者展示醫療系統的全貌,讓他們對疾病、健康、醫患通和醫療決策有更全面的認識。他邀請了一些權威專家,經過多年的打磨和迭代,完了這本書。薄世寧強調,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與醫院打道,如果我們對醫學知識和醫療系統有更全面的了解,將能提高通效率。這本書可以在幾個小時閱讀完,但對于你和家人的終益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