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醫改多年來仍于艱難的路上,甚至有時候還在走回頭路。即使單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我們并沒有真正從過去的教訓中走出“理想國”的泥沼。全盤醫療和有限資源之間的矛盾就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而市場化的醫改可能會帶來問題,但行政計劃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例如,藥品集采雖然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用藥本,但藥品質量也隨之下降,有些患者甚至主要求不使用集采的藥品,而寧愿選擇昂貴的進口藥。對于藥企來說,集采降低了企業利潤,也對新藥和替代藥的研發產生了影響,而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的循環。在權衡利弊時,得失常常并存,醫改之路任重而道遠。

當然,人民群眾最的全民醫療制度是非常好的,但需要足夠強大的財力支撐。從目前我國的國力來看,短期是可以承全民醫療的財政力的,但我們仍然需要制定長期的策略和方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主席據我國特點設立的“赤腳醫生”制度為建國初期普及了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國民的平均壽命大幅提高,人口數量也迅速恢復并快速增加,為改革開放時期積累了人口紅利。如今,我國已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備了一定的財力,因此在全民醫保方面應該有所作為,必須制定出符合現實國的醫保制度,讓好制度能夠持久地造福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