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消除潛在醫患糾紛患的事我做了很多,其中有一件很值得一提。那是大約10年前的某個周三下午,時間已接近五點半,這個時間點正是我們醫院停止門診掛號的時間截點。

這時,我的診室進來四五個中年人,中間是病人,行較為遲緩,周圍簇擁著的是陪同看病的人。可以覺到,這幾個人無論是的姿態還是說話的聲音都帶著一濃烈的火藥味。只聽中間那位口稍微有點兒發青的中年人說:“我活的時候,出氣有些費力,呼吸科的醫生讓我看心科。”

我立刻就明白了,這是掛號室的工作人員錯把心科聽分泌科,掛錯號了。此時,如果草草讓他去換號,一來是已過門診掛號時間,再轉到心科已無可能,二來是這些人一定會跟掛號室的工作人員發生沖突。一旦發生沖突,其他健康的人倒還沒什麼,但卻有可能使這個有心肺功能障礙的病人病加重,這后果就有點兒嚴重了。

于是,我說:“號掛錯了,這里是分泌科。不過不要著急,我會幫你找我信任的心科醫生看一看。你好像氣不順,能跟我說說怎麼回事嗎?”他給我講述了事的前后經過:因為活時氣他掛了呼吸科的號,是某位醫生的第七號病人。當他按照就診指示的指引到達就診診室時,卻見該位醫生正在看第八號病人。見此形,他大為惱火,跟他的接診醫生發生了言語沖突。接診他的醫生簡單詢問了他的病后說:“你呼吸困難不是呼吸科的問題,需要到心科就診。”結果,錯,他到了我這里。

我說:“其實,這事你完全沒有必要生氣的,因為你走的有些慢,那位醫生見你遲遲不到,就先接診了下一位病人,這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嗎?”他默不作聲,但緒在好轉。

我把這個病人在呼吸科和掛號室的遭遇電話告訴了心科的鞏主任,他說:“我這會兒有點兒忙,不過,過來吧,我幫他看看。”于是,我領他們到了心導管室。在心導管室外的等候區,鞏主任認真地詢問了他的發病況,做了詳細的心肺聽診,仔細看了他已經做過的檢查結果,對我說:“可以肯定不是心科的病,再到呼吸科吧。”道謝之后,我領他們向急診科方向走去。

快到急診科時,我說:“你的病還得去呼吸科,但現在已經六點多了,門診已不接診病人,要看病需要到急診科去。”隨后,我指著急診科的標牌說:“我要下班了,不能再幫助你了。看,那里就是急診科。到了之后,掛急診號,把你的病告訴接診的醫護人員。記住,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發脾氣,遇事稍微慢一些,否則容易加重病的。”這一行人都點頭表示同意,整個事件到此結束。

不知道大家在清楚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后想到的是什麼,讓我來說說自己的吧。

首先,好多醫患糾紛始于一個小小的誤解或不寬容。比如此例,病人因行遲緩花費了較長時間才走到就診的診室,致使醫生提前接診了下一位病人,這里面并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完全不必要大干戈。

其次,一個小小的誤解或不寬容引起的心不愉快,可能會引發一連串不良的連鎖反應。比如此例,醫患雙方的言語沖突可能會引起接診醫生的不良緒反應,這是那位醫生草草結束診斷過程,得出不正確診斷結論的原因。對于病人而言,醫患雙方的言語沖突可能會引起更強烈的不良緒反應,以至于可能會將這種強烈的緒反應帶到隨后就診的每一個環節中,讓每一個與之接的工作人員都到一種潛在的危險,產生唯恐避之不及的心理反應,這可能是那位掛號室的工作人員掛錯號的原因。

最后,每一個置于這一連串不良連鎖反應的醫務人員都應有人文關懷的神,換位思考,切會病人患病后的神痛苦,采用適當的方式消除病人的誤解和緒反應。比如此例,通過通和適當的解釋,病人及其陪同人員還是能夠意識到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的。因此,可以推測,有相當一部分的醫患糾紛可能是由誤解和通不暢造的。醫患雙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醫護人員對病人多一些關心,是完全有可能避免和終止醫患糾紛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