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是合理診療和費用管理,但許多醫院管理者發現,花費太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他們常常被低倍率病例所困擾。那麼,什麼是低倍率病例呢?醫院應該如何理這些況呢?讓我們先看一個例子。王醫生所在的地區今年開始按DIP付費,他被通知上個月的病人有1個進了低倍率,超支60.25元,醫院要求他關注一下。王醫生很困,明明自己各種節省,花的錢明明低于支付標準,怎麼還超支了呢?低倍率是什麼?醫院讓他關注什麼呢?這就不得不談一談低倍率的話題了。

低倍率是指患者的實際醫療花費低于一定標準的病例。大多數地區將這個標準設定為上年度病組/種平均住院費用(或支付標準)的30%或40%。低倍率病例的產生是多種原因造的。醫保部門合理懷疑醫院未足額提供醫療服務,不再按照原支付標準足額支付,而是按照實際花費支付或者是據實際花費占比打折之后支付。這樣一來,就可能會出現花的錢但是卻“超支”的況。低倍率病例的設置避免了醫保基金的浪費,也遏制部分醫療機構想四兩“博”千金的計劃。

低倍率病例對醫院除了收方面的影響之外,還會對醫保監督和來年的權重點數或分值測算造影響。若醫院的低倍率病例太多,可能會引起醫保部門的關注,他們以此為抓手去審核醫院是否存在低標院、分解住院、檢住院等醫保違規行為。即使醫院僥幸躲過醫保審查,大多數地方在測算時,裁剪的數據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太多的低倍率病例勢必會拉低醫院該病組/種的平均住院費用,往大了說,或許還會拉低整個地區該病組/種的均費,導致地區病組/種權重下降。

低倍率的產生一般有如下4種況:1)故意或者無意低碼高編,錯誤填選了診斷和手;2)診療過程不完整或者實際診療不足,比如中途轉院、分解住院、掛床住院、低標院、院;3)轉移費用,比如讓患者出院自行購買某些藥品或者帶藥院等;4)分組“平均”導致的政策低倍率。為了避免不合理的低倍率病例,醫療機構需要通過專業的分析找到低倍率病例各自的原因,再針對去提供解決辦法。

某些醫院會將低倍率納績效考核,但是需要區分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否則會打擊醫生的工作熱。核心還是避免不合理的低倍率產生,而不是杜絕低倍率的產生。醫療機構需要堅持正確的理念,秉持著“門當戶對”和“實事求是”的神,準確填寫病案首頁和結算清單,到正確的、合適的組別。對于各種低倍率病例的產生,需要通過查看收費記錄等,找出原因,然后針對地提供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