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2,308,016名新生兒的全省隊列研究發現,通過輔助生(ART)孕的兒比自然孕的兒更容易患癌癥,而這種風險的增加與早產或低出生重無關。該研究最近在《JAMA Netw Open》上發表。全球范圍,通過使用ART出生的嬰兒數量持續增加。在2018年的臺灣省,通過ART孕的嬰兒占所有新生兒的5.7%(約為每20名新生兒中的1名)。然而,有生育問題或接不孕治療的父母所生的孩子發生表觀傳改變和不良圍產期結局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兒癌癥有關。因此,來自中國臺灣省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全省隊列研究,旨在評估不同孕方式與兒癌癥之間的關系,并確定早產和低出生重在其中的作用。

這項研究納了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臺灣省2,308,016名符合條件的親子三合會的登記數據,并確診了1880名兒癌癥患者。研究人員分析了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的數據。孕模式的定義,研究將孕方式分為三類:自然孕、亞生育和非ART(即不孕診斷,但沒有ART輔助孕)、ART(即不孕診斷和ART輔助孕)。

研究結果顯示,父親和母親的平均年齡分別為33.28歲和30.83歲。在2,308,016名兒中,男嬰占52.06%,早產兒占8.16%,低出生重兒占7.38%。在長達1490萬人年的隨訪中(中位數為6年,IQR為3-10年),在對混雜因素進行調整后發現:與自然孕相比,通過ART孕的兒患任何類型的兒癌癥的風險增加了1.58倍;白病的風險增加了2.10倍;肝腫瘤的風險增加了2.71倍。與未接ART的亞生育相比,通過ART孕的兒患任何類型的兒癌癥的風險增加了1.42倍;白病的風險增加了1.88倍;肝腫瘤的風險增加了2.41倍。然而,其他類型的兒癌癥與孕方式之間沒有關聯。此外,亞生育和非ART孕組與自然孕組之間在兒癌癥風險上沒有顯著差異。而與ART孕相關的癌癥風險增加并非由早產或低出生重引起。

綜上所述,這項全省隊列研究表明,通過ART孕的兒比自然孕的兒患癌癥的風險更高,而這種風險的增加不能用早產或低出生重來解釋。這一發現為ART技的安全和兒健康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