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爭議的話題。以往人們普遍認為豬油含有高熱量和高飽和脂肪酸,容易引發心管疾病,因此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豬油等油脂(富含飽和脂肪)對心管健康更有益。最近,青島大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食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他們發現食用調和油(50%豬油+50%豆油)相較于單獨食用豬油或豆油,對預防健康人群的高和脂肪肝有所幫助。

該研究納了345名在解放軍總醫院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參與者,平均年齡為34歲。參與者被隨機分為三個等能量飲食組,分別使用不同的食用油,包括豆油、豬油和調和油(50%豬油+50%豆油)。除了食用油的類型不同外,三組參與者的食量、能量和營養比例都相同。在一定周期后,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重、腰圍、肝功能指標、脂、糖水平。分析結果顯示,食用調和油的參與者的天冬氨酸轉氨酶和丙氨酸轉氨酶水平下降的幅度更大。在第12周時,調和油組的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下降最多,豆油組也有下降,而豬油組則有所增加。同時,調和油組的丙氨酸轉氨酶水平下降最多,豆油組也有許下降,而豬油組則有增加。在其他肝功能指標方面,三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按照年齡和別進行分析后發現,年齡和別對于不同類型的油對天冬氨酸轉氨酶的影響有顯著差異。小于45歲的男參與者在調和油組中的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顯著降低,而大于45歲和參與者的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下降并不顯著。年齡和別對于不同類型的油對丙氨酸轉氨酶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無論年齡和別如何,調和油組的丙氨酸轉氨酶水平均顯著下降。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豆油組和豬油組相比,調和油組的收和舒張均更低。

無論是油還是植油,過量攝都不健康。之前,浙江大學生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的章宇教授等人進行了一項長達14年的全國隊列研究,發現無論是食用油還是植油,都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相關。減烹飪時的油用量可能有助于預防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脂飲食與心管疾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一項包含27項隨機對照研究的分析表明,減膳食脂肪的攝可以將心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降低16%和9%。兩項針對絕經后的低脂飲食調查表明,減膳食脂肪攝量、同時增加碳水化合、蔬菜、水果和谷的攝量可以降低腺癌、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研究還表明,高脂飲食會顯著增加收、膽固醇和糖水平以及重指數,而這些都是心管疾病的已知危險因素。作者指出,高脂飲食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導致心管疾病,包括胖、脂代謝異常和腸道微生菌群失調等。

因此,為了保持健康,我們應該適量攝食用油。《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管代謝疾病指南》建議每天食用油的攝量不超過20克(相當于2瓷勺),并多選擇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亞麻籽油、茶油和橄欖油等,并進行換使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提到,要油,控制糖分和酒。養清淡飲食的習慣,吃高鹽和油炸食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量不應超過5克,烹調油的攝量應控制在25~30克之間。此外,一項對52萬余國人進行的研究表明,黃油和人造黃油的攝量應盡量減,因為它們與較高的死亡風險相關,而菜籽油和橄欖油則與較低的死亡風險相關。然而,無論是哪種油,都應該適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