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仁湯是一種常用于治療失眠的經方,由酸棗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五味藥。在應用該方時,需要從辨證、劑量、加減配伍等方面進行詳細審查。

酸棗仁湯最早出現在《金匱要略·痹虛勞病脈證并治》一書中的第17條:“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該方主要適用于虛勞導致的虛煩失眠、心悸等癥狀。酸棗仁有收斂強壯的藥,特別是對神經的強壯和安作用顯著,可以通過補虛、收斂神經來安眠。而川芎、甘草、茯苓則起到補中和、緩急的作用,知母和茯苓可以解煩安悸。因此,對于由虛引起的虛煩失眠、心悸等癥狀,酸棗仁湯是最適合的方劑之一。

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豬苓湯證可以出現失眠,是由水郁化熱上擾心神所致,因此使用豬苓、茯苓、石、澤瀉等利水的藥可以起到安的作用。然而,豬苓湯方劑主要適用于傷之象較重的況,而酸棗仁湯主要適用于虛的況。在臨床上,酸棗仁湯證主要表現為虛引起的虛煩失眠、心悸、盜汗、頭暈、面不華、脈細弦等癥狀,因此應該以養為主。

酸棗仁湯證和梔子豉湯證都可以出現虛煩失眠的況,但前者的虛煩熱象不明顯,而梔子豉湯則屬于明里熱尚未結實的虛煩,癥狀煩躁而多熱。酸棗仁湯屬于虛證,而梔子豉湯相對于實證。在應用酸棗仁湯時,可以合并使用龍骨和牡蠣,龍骨和牡蠣有補虛的作用,可以輔助酸棗仁湯的收斂補虛作用,并且兩者還可以鎮驚安神。

馮世綸教授強調,后世對于酸棗仁湯的應用過于重視失眠,而忽略了虛實的問題,因此療效不穩定。實際上,酸棗仁湯的證傾向于明太的合病。在應用酸棗仁湯時,需要注意藥的比例,其中酸棗仁的用量應該較大。原方中使用的酸棗仁為2升,臨床建議使用30-60g為宜。

張立山教授在應用酸棗仁湯時,據不同的證候可以進行加減。對于虛較重的患者,可以加當歸、龍眼來養安神;對于兼有虛舌紅脈數的患者,可以加生地黃、麥冬來養清熱;對于熱口苦苔黃的患者,可以加山梔子、黃連;對于盜汗的患者,可以加五味子、龍骨、牡蠣;對于心神恍惚健忘的患者,可以加人參、菖、遠志。對于耳鳴的證候,可以加靈磁石類的重鎮之品。

實例中的張某,是一位65歲的患者,失眠多年,治療效果不佳。患者主要表現為頭暈、口干、心悸、心煩、汗出等癥狀。輕微時雖然能夠暫時睡,但是夢境擾,重度時連續一兩天無法眠。舌苔白,舌質紅而津,脈象虛數,左脈為甚。不得的證候,采用了養安神的酸棗仁湯加生龍牡的方劑。治療后,服用3劑后,睡眠稍有改善,但心悸煩躁、自汗、頭暈口干等癥狀仍然明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了當歸、白芍、桂枝、白等藥。繼續服用3劑后,所有癥狀均消失。

總之,酸棗仁湯是一種治療失眠的有效方劑。在應用時,需要據患者的癥狀進行調整和加減,同時需要重視虛實的辨證,注意藥的比例和配伍,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