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臨床上出現了幾例男患者出現悶氣短,善太息,但沒有其他明顯不適的癥狀。他們的舌苔淡白,脈搏弦細稍。經過綜合分析舌脈特征,排除了疏肝理氣的治療方法,最終采用了府逐瘀湯加味活化瘀,行氣止痛的方劑來治療。府逐瘀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于理劑,有活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療瘀的證候。患者的癥狀表現為痛、頭痛,痛持續時間長,痛如針刺一樣有固定部位,或者出現反酸,持續時間長久,或者喝水容易噎住,干嘔,或者熱頭暈悶,心悸失眠多夢,躁易怒,夜出現熱,暗淡或者雙眼暗黑,舌質暗紅,舌上有瘀斑、瘀點,脈搏或弦。典型病例1:某某,男,79歲,出現悶氣短,心慌心跳,已經有高,乏困無力,眼干,食不振,便況。舌紅苔厚,脈搏結代。西醫診斷為高,冠心病。中醫辨證為痰瘀三焦,氣機不利。治療應該清熱化痰,通瀉三焦。方劑組為瓜蔞45g,薤白10g,黃連10g,清半夏30g,代赭石30g,竹茹30g,生大黃10g,炒萊菔子30g,火麻仁10g,枳實15g,北沙參30g,紅景天25g,銀杏葉25g,麥冬30g,用法為每日3次,連服7劑。1周后復診,悶氣短好轉,心慌心跳好轉,大便兩天一次,舌苔變薄,脈搏變為跳七八次一停,但是食仍然不振,眼睛干有眼屎。方劑加15g,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各30g。繼續服用7劑。三次診斷顯示悶氣短消失,心慌心跳消失,結代脈恢復正常,能夠進食,眼睛仍然干。方劑加桑葉30g,夏枯草30g。連續服用7劑,癥狀完全消失,穩定,隨后以丸藥調理善后。這個病例治療起來并不復雜,按照中醫的辨證治療方法,據不同的證候使用不同的方劑,清熱化痰,疏理三焦,效果很快顯現。治療這種疾病一般醫生容易犯的錯誤是只看到結代脈和冠心病,不分寒熱虛實,容易使用炙甘草湯,或者活化瘀的藥,甚至一看到老年人就使用紅參、黃芪、西洋參等大補藥。這種不分病機,不論寒熱的治療方法很難取得好的效果。中醫治病一定要按照規矩來,認真辨證,分清寒熱虛實,有是證用是方,有是證用是藥,針對病機治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典型病例2:張某,男,40歲,來自四川南充,在本市打工多年,于10月14日悶氣短前來就診,經舌苔淡白,脈搏弦細微的檢查,診斷為氣瘀滯,心不足。治療采用了府逐瘀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溫通心,行氣止痛。方包括了桃仁、紅花、當歸、半夏、生地、全瓜蔞、牛膝、桔梗、柴胡、枳殼、川芎、赤芍、薤白、桂枝、甘草、生姜等藥。服用了七劑后,復診顯示悶氣短稍微緩解,舌苔仍然淡白,脈搏弦細微。考慮到藥力不夠,又調整了方,繼續服用七劑。三次診斷顯示悶氣短明顯減輕,但是出現了腹瀉,每天四到五次。考慮到個質差異,又調整了方劑的分,服用了七劑后病完全恢復。作者本人于10月20日也出現了突然悶氣短的況,每次發作時需要拍打前才能到舒服,自認為是痹不通。自行配制了一方劑,但是服用后悶氣短并沒有緩解,心電圖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考慮到藥不對癥,于11月3日又調整了方劑的分。服用三劑后,癥狀明顯減輕,五劑后悶氣短完全消失。臨床上常使用府逐瘀湯來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心臟病、部挫傷及肋骨炎引起的痛,以及腦栓形、高病、高脂癥、栓閉塞脈管炎、神經能癥、腦震癥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瘀阻氣滯的病。臨床上遇到悶氣短的病人,如果想要通過府逐瘀湯來活化瘀、行氣止痛,就不能一味地疏肝理氣,以免耽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