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顧:一名男患者,年齡為59歲,主要癥狀為發熱、咳嗽和咳痰,最高溫達到38.3℃。經過急查常規、部CT以及實驗室檢查,發現白細胞計數、中粒細胞、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PCT)的指標異常,部CT顯示雙肺炎反應。據這些結果,醫生懷疑患者可能患有肺部染,因此給予了頭孢曲松鈉進行經驗染治療。治療的第9天,復查部CT顯示雙肺炎反應已經減,但在第10天治療期間,患者突然出現高熱,最高溫達到38.8℃。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藥師認為患者的肺部染已經基本好轉,而頭孢曲松可能是導致發熱的原因。建議停止使用該藥并進行退熱理。醫生采納了這個建議,停藥后患者的溫開始下降,并且后續沒有再次出現發熱。

病例分析:在治療的第9天,部CT顯示雙肺炎反應明顯減,C反應蛋白也逐漸降低,這表明肺部染基本得到好轉,因此染所致的發熱可能較低,考慮到頭孢曲松引起的藥熱的可能較大。而且在停用頭孢曲松后,患者的溫開始下降,并最終恢復正常。停藥后觀察,患者沒有再次出現發熱,這進一步支持了藥熱的推測。

熱是一種藥不良反應,指在藥治療過程中出現發熱,并在停藥后逐漸消失,臨床醫生經過仔細評估和實驗室檢查后仍無法確定其原因的一種反應。藥熱的發生機制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超敏反應、溫調節、制藥或用藥相關、藥藥理作用以及特異質反應。其中,超敏反應是最常見的藥熱發生機制,可能涉及免疫反應和T-淋細胞免疫或細胞免疫應答。藥的藥理作用也可以引起藥熱,而某些特殊的患者可能由于傳基因的影響而對某些藥產生特殊的反應。

熱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發熱,但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并且無法解釋發熱的原因。藥熱的發熱時間一般為7~10天,不同類型的藥可能會引起不同類型的發熱。有些患者還可能伴有過敏皮炎表現。診斷藥熱是一項復雜的任務,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在確定診斷之前,醫生需要仔細評估患者的病、藥治療方案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當患者的發熱無法用其他疾病解釋時,應該考慮藥熱的可能,并注意關注使用的藥是否已經有報道引起藥熱的況。在停用可疑藥后,患者的溫通常會在48至72小時下降。在需要繼續治療的況下,如果有替代藥可選擇,建議更換藥。此外,適當補充有助于促進藥的排泄。

熱可以由多種藥引起,因此醫生和藥師應該對藥熱有全面的了解,悉藥熱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診斷依據,以便及時準確地判斷是否為藥熱,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