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咳嗽悶的問題,但對中醫并不了解,那麼不妨嘗試喝一杯苓甘五味姜辛湯。這個方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癥狀,甚至避免去醫院。中醫認為,脾和腎理水的方式不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人會遭“奔豚證”。若想了解更多關于奔豚證的信息,可以查看我在公眾號“中醫師吳劍波”第106篇文章中的介紹,該篇文章還探討了如何治療因死水滯留而導致的眩暈癥狀。苓桂甘湯被認為可以清除人的死水,中醫語稱之為“痰飲”,濃稠的痰稱為“痰”,稀薄的痰稱為“飲”。死水滯留會對各種危害,如溢飲流向四肢、支飲流腔以及風水積聚于皮下等等。今天,我們將對苓桂甘湯進行一次擴大應用,將其中的白替換為五味子,從而形苓桂味甘湯。五味子是一種酸收斂的藥,可以收斂腎氣。苓桂味甘湯主要用于治療腎氣虛浮導致的咳嗽和氣,這種咳嗽和氣常伴有面紅和腳冷等癥狀,通常用于治療老年人的咳嗽和氣。由于不是用于治療奔豚證,所以這個方劑不需要鎮水邪,因此去掉了桂枝的配方,加了張仲景的化痰鐵三角組合,即細辛、干姜和五味子。這就形了今天要介紹的苓甘五味姜辛湯。苓甘五味姜辛湯的組為茯苓、甘草、干姜、細辛和五味子。用法是將以上五味藥八升水中煮取三升,去除渣滓,溫服半升,每日服用三次。這個方劑的功效是溫肺化飲,主治寒飲蓄。適用于咳嗽痰多、清稀白、膈不舒、舌苔白、脈弦等癥狀。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治療咳嗽的方劑,所有方子都在那里,《傷寒論》系列可以在公眾號“中醫師吳劍波”第97篇文章中查看,基本上涵蓋了《傷寒論》中的所有咳嗽方劑。如果你還是無法理解,那麼你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方劑。如果你還有惡心的覺,說明的死水較多,此時不僅需要咳出來,還需要吐出來,可以再加半夏。半夏有降氣、降逆和祛痰的作用,還可以止嘔,這樣就形了苓甘五味姜辛夏湯。如果咳嗽、氣和嘔吐,并且臉部有些腫脹,特別是下眼袋,可以再加杏仁。杏仁可以將氣帶到肺部,有定和退水腫的功效,這樣就形了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湯。總的來說,張仲景的經方中,每味藥都有其獨特的功效,而在《傷寒論》的112個方劑中,95%都是由四五味藥的。與現在市面上的中藥相比,現代的中醫往往開出二十多味的藥,這種做法并不明智。我來到北京后,與幾位醫館老板流過,他們并不關心你的醫如何,而是問你一個月能開出多草藥。我回答說,我使用的是經方,無法開出很多藥。常見的真武湯只有五味藥,一副只需20多元,一共服用五次才100元。還有麻黃湯、葛湯等含有麻黃的方劑,只能開一副,并且要囑咐患者只要癥狀好轉,剩下的一半就要丟掉,以免過多的腎虛弱,導致腎虛的況。醫館老板說:“吳老師,我們北京的規矩是至開七天的藥量,外地患者則開半個月的量。一副藥必須開到100元以上。”我……雖然醫生也需要養家糊口,但醫生這個職業比較特殊,涉及到生命和健康,君子財,取之有道。我記得以前藥店上著一副對聯:“但愿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而現在的藥店則是:“買十贈五,多買多送,購藥滿129元送十個蛋。”現在的藥店已經為一種生意了。無奈之下,只能自求多福。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希能過上更長壽的生活,過得更瀟灑一些。作為國家執業中藥師和國家執業中醫師,我致力于研究《傷寒論》中的經方,已經創作了111篇原創容。希大家平安回家,人生旅程,品味生活的點滴。